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真恨不得以身代之,再来一个崔县令小记什么的。
陈瑾瑜笑着自谦:“崔县令是两榜进士,我那点文采,哪里值得一提,让崔县令见笑了。”
马耀宗立刻道:“陈舍人也太谦虚了。那份蔡县令小记文采斐然,写得好极了。”
姜韶华也含笑点头:“确实很好。”
陈瑾瑜被夸得眉开眼笑。
卢琮一时插不进嘴,心里暗暗想着,换了他来写,保准写的更精彩更感人肺腑。
可惜,他现在还没搏得郡主信任。这等出头露脸的差事,还轮不到他,让陈舍人这个黄毛丫头抢了先。
没错,卢琮卢舍人对此事颇有些不甘不服。他自少读书,说是读书天才也不为过,写得一笔好字,一手锦绣文章。
陈瑾瑜确实有才学,以这个年龄的少女来说,实在难得……不过,哪能和他相提并论!!!
第220章内卷(二)
崔县令做的,不止是建粮仓。
崔县令随意地在前领路,“恰巧”路过一处学舍。学舍里传出幼童的朗朗读书声。
姜韶华目光一掠,咦了一声,停下脚步:“这里不是私塾?”
学舍门口挂着一个黑色的匾额,上面写着叶县书院四个大字。字迹飘逸,分明是出自崔县令手笔。
如果是私塾,绝不敢挂这样的匾额。
果然,就听崔县令不疾不徐地答道:“回郡主,这是叶县县衙建的书院。由县衙出银子,聘了五个秀才来做夫子,只要是叶县百姓,都可将家中六岁以上的孩童送来读书。一直可读到十五岁。”
“书院不收束脩,还供孩童们一顿午饭。”
“还有,不但男童可来读书,女童也可进书院。”
最后这一句,才是重点。
崔县令一边拿腔作势,一边悄悄去打量郡主的脸色。眼见着郡主舒展眉头,崔县令这颗心才悄悄落下。
“崔县令有心了。”姜韶华目中满是赞许,声音温和极了:“叶县富裕,为南阳郡之首。如今县衙建书院,让孩童们有书可读,这是给全南阳郡的县衙做了一个表率。”
被郡主盛赞,崔县令就像喝了一杯热热的蜜水,心里暖烘烘甜丝丝的:“臣做的都是该做的事,不敢当郡主这般夸赞。”
“有什么不敢当的。”姜韶华笑道:“你这般用心,本郡主很是高兴。”
顿了片刻,又道:“书院里有女童来读书吗?”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