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样一片忙碌中,熬过了五月,进了六月初夏。
这一日,冯长史收到了一封豫州来信。
第769章南阳(四)
被派去豫州做刺史的陈县令,现在应该改口叫陈刺史了。
陈刺史在四月接到朝廷调令,立刻收拾行李启程去豫州,在路上行了一个多月,才到豫州。算一算时日,这是到了豫州就立刻写了信回来。
这封信写的十分厚实,足足有六页。
冯长史放下公务,仔细地看信。
陈刺史在信中,详细描述了豫州现在的情形。被豫州乱军祸乱过的郡县,实在凄惨。有许多百姓家中男丁被强征去当兵,或死在了乱战里,或被朝廷大军俘虏。家中少了男丁的,耽误了秋收春耕,今年怕是要饥荒。这还算好的,更惨的是被抓去修城墙的百姓,被拖上城头送死的老弱妇孺,还有死于乱军践踏的女子……
豫州经此大乱,到底死了多少人,根本无法统计。粗略算来,不会少于三万。豫州的人口,锐减了十分之一。
比人口锐减更可怕的,是人心动荡不安。有许多豫州百姓,抛了家业往外逃,成了流民。
流民若是无处安身,很快就会成为流匪。流窜到哪里,哪里就会乱起来。
陈刺史去的时候,就预料到情形棘手,还特意从亲卫营“借”了五百精兵。写信回来,是因为五百精兵不够用,还得继续“借”兵。
另外,豫州缺粮,更缺粮种。朝廷那边,肯定会拨粮拨银子。南阳郡这里再能支持一二,最好不过。
当年卢琮任平州刺史的时候,南阳郡出人出粮出力出银子,花费无数。到了陈刺史这儿,冯长史更没二话,肯定要“支持”。
接下来,又是忙得人仰马翻。
三天后,熬得双目通红的冯长史,调拨出了十万石粮食和能供二十万亩良田耕种的粮种,又拨了十万两现银。然后再从亲卫营调派一千精兵,将粮食和银子送去豫州。这一千精兵,自然也就留在豫州,听候陈刺史差遣。
朝廷衙门多规矩多,事事都要章程。要办妥这些事,少说也得一两个月。到冯长史这儿,钱粮都归他管,现在连亲卫营也都他管着。办事效率高了几倍不止。
由此,也可见天子对他的信重。
他这个王府长史,如今就是南阳王府实际上的掌权人。诸事都有先办后禀的权利。
人生在世,遇到这样的明主,给他这样的权柄和信任。他和陈长史一样,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
陈刺史一共写了三封信,一封送到了南阳王府。另外两封送到了京城。一封给自家亲爹陈长史,另一封则是给天子的。
信中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寻求“支持”。
陈长史看完信后,也心疼自家儿子。被乱军祸祸过的豫州,和当年的平州差不多。破坏容易,稳住民心重建豫州却不是易事。至少要耗费几年之功。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