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说起郑和下西洋,国人是既自豪也遗憾的。自豪的是早在六百年前的大明建立之初,咱中国人的足迹就已经出海了。遗憾自然是后继乏力,明明咱中国人更早进行远洋航行,却未能在欧洲人地理大发现之前,为华夏的发展先人一步建立先发优势。中国的封建王朝,在明朝逐渐接近顶峰,到了满清,就已经是在一路走下坡路。明明两千年前,自始皇帝嬴政一统天下,开创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制度建设、文明发展、经济繁荣等各方各面,中国可以说数千年来都是世界顶流。只可惜,一劳永逸了两千年,一直到帝制覆灭,始终未能在根本上再进一步。以至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说“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这话当然偏颇片面,广受批评和质疑,不仅无礼而且无理。咱也不必因为外国人说了啥就是啥,认同要向内寻而不是向外找,个人如此,国家亦是如此。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国至今仍在,这就是事实。事实胜于雄辩。但是,咱关起门来自己人说话,也不得不思考,历史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为什么宁野之前要为大宋花那么多力气?又是帮助赵昺、陆秀夫、张世杰、冉氏兄弟等南宋君臣,为新宋献计,又是帮助赵顼、苏轼等北宋君臣,为变法献策?那自然是因为,纵观所有封建王朝,在宁野看来,大宋是有机会出现新制度的萌芽的,经济、文化、科技发达的大宋长期发展也未必没有机会跳出君主专制的窠臼。一来,宋朝商品经济发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二来,宋朝“不杀士大夫”,也造就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新的政治思想的孕育和传播。无论是在北宋搞新闻业也好,还是在新宋搞人民战争也好,总体来看,大宋都是比较合适跨越到下一个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封建王朝。因此,宁野才觉得,应该在顶层设计上,更加鼓励“以民为本”的思想在大宋的进一步发展。所有的政治制度,归根到底,都要为人民服务。这才符合宁野“中国非一家一姓之中国,而是华夏千千万万子民之中国”的思想精神。因此,现在大明来了,又有郑和下西洋成功案例在前,宁野怎能不激动?怎能不为全球化从大明开始而设想?宁野的这些想法,大明祖孙三人,自然是还不知道的。但是,他们已经知道了一点,那就是,大明也跳不出治乱兴衰的循环,大明,也会灭亡。“这郑和啊,可牛了。”宁野回到朱元璋的提问,将电脑上的图片放大,以便于他们看清楚路线细节。“你们看,郑和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再继续往西走的话,说不定都能抵达欧洲。”“相比之下,无论是从应天府出发去澳洲,还是从东北自白令海峡去北美,都相对近得多,当然,困难肯定都是不少的。”“宁校长,白令海峡在何处?”去澳洲,除了远洋航行,在大明别无他法,但去北美,听宁野的意思,陆地也是可行的,朱元璋当即来了兴趣。北美,毕竟看起来更大。要是大明真能在海外分封建国,那北美自然就是“东明”,澳洲自然就是“南明”——如此一来,南明的含义也将发生改变了,不同于历史上对抗满清的那个南明了——无论哪个成功,都注定会是彪炳史册的壮举。更何况,与其让那些欧洲人过去残杀土着,还不如大明过去开疆拓土,传播王化。虽然武力想必是少不了的,但华夏历经千年文明演变,仁义礼智信的文明底线,相比那些列强那可就太高了。“白令海峡在这里。”宁野将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重新切换为世界地图。“白令海峡是连接北冰洋、楚科奇海和白令海的海峡,也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原本历史上,丹麦探险家维他斯·白令于1728年在俄国军队任职时候穿过白令海峡,第一次穿过北极圈,白令海峡的名字来自于他。”“那也就是说,若是由我大明率先穿过此处,这里就该改叫大明海峡了?”“哈哈哈,”宁野点点头,“是的,没错。”“唔……”聊了这么久,其实要说朱元璋一点都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甚至,如果朱元璋再年轻二十岁,他都想自己亲自出去闯一闯,看看这广阔天地。只是,大明现在离不开他,也离不开朱标。有了后世的神药,朱雄英的病已经在好转。但是,马皇后的事儿还没解决呢,朱元璋时刻记在心里。此外,朱元璋也不想朱标太劳累,年纪轻轻,身体素质还不如他一个老人家,这可不行。,!宁野见时机已到,便准备总结自己的建议。“大明的航海技术,从郑和七下西洋来看,其实已经很成熟了,我的建议是,对外分封诸王到海外建国,打造华夏圈内部竞争,对内逐渐改革朝政,鼓励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华夏圈内部竞争是何意?”“「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你们都听过这句话吧?”三人点了点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难免出现昏君或者权臣,有了不亚于大明的海外藩国,既能守卫大明正统,也能对本土形成长期刺激,想要始终保持大明的领先地位,就必须不断进步赢得竞争。”宁野怕他们不懂,还特地讲了“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故事。据说,叙拉古国王狄奥尼修斯二世,让大臣达摩克利斯坐在用一根马鬃悬挂的宝剑下,以此来显示帝王虽然坐拥荣华却危机四伏。祖孙仨这才听明白了,这是要大明历代君臣都深深感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毕竟,你如果不努力,说不定改天人家就从海外打回来了。“宁校长,对外咱清楚了,这对内为何要改革朝政?”“正如我前面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到明朝已经逐渐接近顶峰,随后会一路下滑。如果你朱家贪着帝位不放,最多也就两三百年,还是逃不过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条绳的历史周期律。”开局一个碗,朱元璋听懂了,这不就是说他嘛。可这结局一条绳,是啥意思?宁野看到三人都一脸不解,“哦,忘了告诉你们,明朝末年,吏治腐败,党争不断,叠加小冰河期天灾肆掠,各地大旱、大涝频繁出现,百姓生活困难。”“李自成、张献忠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纷纷兴起,农民起义频发。”“别看老朱你严惩贪官,但到了明末的时候,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为筹措军费向勋贵大臣借银,却无人响应,而李自成进京后,大肆拷掠勋贵,得到了数千万两白银。”“然后呢?”得知明末历史的朱元璋、朱标、朱允炆异口同声地问道。------作者说:今日份重磅礼物支持感谢如下。感谢【:()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