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54章 余波二(第1页)

“冯明文还是太年轻了一些。”张星彩有些犹豫地说道,“就算是在军中,恐怕亦不能让老将心服。”“更别说是录尚书事,总摄朝政,到时只怕会有不少老臣反对。”顿了一顿,看到天子有些不明所以,张星彩心里不由地叹了一口气:陛下还是心地还是太过仁善了一些。“陛下你想想,李正方乃是辅政大臣,他都未能录尚书事,而冯明文年纪轻轻,资历不足,却一跃成为重臣之首。”“到时会有多少人非议?此不但会让人觉得陛下任人唯亲,而且对冯明文的名声亦是有害。”“故而时机未至,不可轻易让冯明文录尚书事。”阿斗听了,觉得皇后的话甚是有理,点了点头,然后又有点惋惜地说道:“冯明文才智过人,治军治民,皆是可观。不曾想如今这年少有为却成了他的桎梏,真是可惜。”皇后目光一闪,然后摸了摸自己的大肚子,微微一笑:“不着急,冯明文还年轻,以后会有机会的。”阿斗没有听出皇后的话外之音,很是老实地想了想,想起冯明文不过是与自己一样大。然后赞同地说道:“皇后所言甚是,他还年轻呢,以后有的是机会。”此话刚一出口,阿斗的眉头就有些皱了起来:“李正方为人不可信,而冯明文又太过年轻,那依皇后所见,这朝中,谁可担当大任呢?”张星彩似早有所料一般,胸有成竹地反问道:“为什么一定要有人录尚书事呢?”阿斗听到皇后这么一问,顿时语塞,好一会才讷讷道:“若是无人录尚书事,那尚书台诸事,当如何?”“尚书台诸事自有尚书令处理,若陛下怕尚书令不能服众,可让冯明文以他职兼平尚书事。”“平尚书事?”“没错。冯明文资历不足以录尚书事,但若让他平尚书事,参与机要,却是无可厚非。”录尚书事与平尚书事不是一回事。录尚书事是指统领尚书台,尚书台名义上的主官尚书令亦要位居其下。录尚书事者,同时还对尚书台的决策有最终解释权。平尚书事是指参与尚书台的政务处理,可以对尚书台的各项决策提出建议,但不能决定尚书台的最终决策。可以说,平尚书事虽然地位也很高,但却比录尚书事少了一个最关键的权利。抛开其他职位不说,单单在处理尚书台政务这方面,平尚书事与尚书令几乎是平级的。阿斗听到皇后对冯明文的安排,不由地大声赞道:“还是皇后有办法!”然后又继续愁眉不展:“可是这录尚书事之人,还是没有合适人选啊……”皇后抚额叹息:“陛下,尚书台诸事,你只管让蒋琬与冯明文协商处理,若是各有所异,陛下自可决之。”“如此,这有无录尚书事者,有何异哉?”听到皇后的话,阿斗顿时大吃一惊:“这样可以吗?”“有何不可?”皇后目光如烛,看向皇帝,幽幽地说道,“陛下难不成是怕以后要处理太多政事,无空游玩?”阿斗悚然一惊,连连摆手,讪讪道:“没有的事,没有的事!吾岂会有这等想法?”皇后语重心长地说道:“陛下啊,相父已经去了,以后再没有人能替我们遮风挡雨了,这天下,可就要靠我们自己了。”一提起相父,阿斗脸上就有些愧疚:“皇后所言,吾岂会不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相父已经为我完成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吾当不令先帝与相父失望。”“先帝与相父黄壤之下有知,亦会替陛下高兴。”先帝与相父高不高兴阿斗不知道,但此时此刻,小胖子一想起相父已经离世,心里就满是悲伤。次日,天子升朝,诏告诸臣,丞相已于长安病逝。同时下诏,自天子以下,朝中百官,皆着素服,发哀三日,向北而哭。消息传至锦城,蜀地百姓莫不流涕,悲呼丞相。就在大汉举国上下皆沉浸在悲伤中的时候,有人却是暗暗高兴起来,只道机会已至。锦城,骠骑将军府。“将军,有客来访。”身处闲职已久的李平,身着素服,神情带有哀伤之色。他从下人的手里接过拜帖,打开一看,来客姓名上写着“广汉李邈”四字。让他不禁“咦”了一声:“这李汉南这种时候上门,究竟是何意?”“将军要不要见他?”“他人呢?”“还在府门外守着呢。”李平看了看外头黑沉沉的夜幕,这种敏感时刻,又是趁着这种天色,此人怕是别有来意。他挥了挥手,随手把拜帖往桌上一丢:“不见!”“诺。”下人正待转身,谁料到李平不知想到了什么,又把拜帖拿起来,沉吟了一会:“算了,让他进来吧。”,!不一会儿,李邈在下人的带领下,进入客厅。他还没有看清正坐主人位置上的李平,就直接深深弯下腰去:“李邈拜见中都护。”别看骠骑将军是重号将军,但实际上李平最看重的身份,还是统中外军事的中都护之职。李邈的这个称呼,很明显就是来之前就已经做过了功课的。李平没有起身的意思,只是伸手引座:“李君请坐。”李邈连忙道谢,然后这才坐了上去。待下人送上茶后,李平便开口问道:“不知深夜来访,可是有何要事?”李邈这个时候,才抬头看向李平。带着点点寒意的风从客厅的门隙和窗缝里吹进来,使燃烧的蜡烛火苗狂乱地跳动着。烛光一会儿亮,一会儿暗。让李邈看不清李平的真正神色。他只看到对方扶着膝在那儿端坐,背还很直,好似座小山儿。整个人看起来,庄严、硬朗、还有一股高傲。烛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鬼似的乱扭着。李邈咽了一口口水,脸上带着些许讨好的笑容:“中都护,邈此次来,正是为了恭喜中都护的。”“恭喜我?”李平脸上带着古怪的神情,“丞相去世,举国悲痛,何喜之有?”“正是因为诸葛亮已死,所以才有喜事啊!”李邈伸长了脖子,凑向李平:“先帝永安宫托孤,让诸葛亮与中都护共辅天子,然诸葛氏欲独揽大权,故拉朋结党,排除异己。”“有道是众口铄金,三人成虎,更兼天子年幼,未能明辨是非,轻信谗言,中都护空有辅政之名,却无辅政之实。”“吾虽籍籍无名,亦深为中都护之遭遇所愤。幸而上天有眼,诸葛亮病亡,朝中诸臣,论其身份贵重者,无有过中都护。”“如今朝野动荡,人心不安,上下皆仰望德隆望尊者主持大局,若是此时中都护站出来,安抚人心,镇抚内外。”“则天子欣喜,群臣拥护,此方可谓辅政之臣也。”李邈说了半天,只觉得有些口干,借着举杯喝茶的机会,偷偷地观察李平。谁料到李平却是仍是一直端坐未动,忽明忽暗的烛光,也照不清他脸上究竟是个什么表情。只是李邈看着这客厅里的布置,心里却极是有把握。不说其他,光是这些蜡烛,就是大族人家平日里也不敢这么烧。也就是李平仗着自己的儿子李丰,在兴汉会里有莫大的关系,所以这才有门路拿到这么多蜡烛来当灯烛。由此可见,李平这么多年来,其奢豪之风,从未变过。若是他当真甘心听诸葛亮的话,至少也应该稍稍改变一下自己的作风,变得简朴清廉一些,难道不是吗?他正在暗自思索着,只听得李平低沉的声音响起:“李君说自己乃籍籍无名之辈,实是太过自谦了。当年先帝入主益州,李君在正旦庆贺时,于众臣面前斥责先帝背信。”“甚至敢言实力若足,便助刘季玉,其胆略如此,可谓震惊诸人,何谓籍籍无名?”李邈连忙拱手,笑道:“中都护过奖了。”当面斥责刘备背信,还能活下来,乃是他这辈子最得意的事情之一。李平此时当面说出来,真是挠到了李邈的痒处。但听得李平问道:“李君胆略如此,敢问吾当如何,才能说动天子,复我旧职,重得辅政?”李邈闻言,顿时大喜,暗道果然不出我所料,这中都护早就有心要复出了。于是他连忙回答道:“邈不才,来之前也曾略思一二,仅为一得之见,若是能为中都护引而用之,那便是荣幸。”“李君无须谦虚,但请道来。”李邈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吕禄(吕后之侄,吕后死后掌禁军)、霍禹(霍光之子)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汉宣帝)不好为杀臣之君。”“为何后来皆是君臣相残?不过因为臣惧君所逼,君畏臣之望,所以君臣之间才会相互猜忌。”“诸葛亮乃天子‘相父’,一人便统举国之兵,狼顾虎视,岂非令君主常怀畏惧之心?”“有道是‘五大不在边’,凡为忠臣者,不得不深忧天子之危矣!今亮殒殁,吾等窃喜,盖因宗族可全也。”饶是李平沉得住气,但听闻李邈这番话,亦是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凉气。李邈此人,可谓是憸险恶毒小人是也!所谓当年那个正旦斥责先帝之事,若非诸葛亮事后求情,恐怕他早就被有司下狱处死了。不管诸葛亮是不是如他所言,他都不应该在诸葛亮尸骨未寒的情况下,第一个跳出来说出这种话。此人性情,委实凉薄无情之极。如果天子当真被这些话说动,那么大的罪名压下来,那诸葛一家,怕不是得满门抄斩?这李邈,与诸葛孔明究竟是有着什么样的深仇大恨?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客厅里静悄悄的。很久很久之后,李平才声音飘忽地问道:“我记得,李君是蜀中广汉人士吧?”对于李平不接他上面的话,反而问出这个问题,李邈有些不明所以:“回中都护,正是。”“广汉啊,正是李家宗房所在吧?当年李氏三龙,可谓名响全蜀,李氏一族,确实是人才众多。”怪不得李邈如此卖力地抹黑诸葛孔明了。李家宗房这些年来,那真是变成了实打实地耕读传家了。甚至除了耕地,连读都快要维持不下去了。根基都快没了,能不恨吗?李平的目光定定地看向李邈:“我记得,李氏三龙中,有一龙乃是汝弟,李君反而不在其中?”听到这个话,李邈的脸登时就胀得紫红紫红的。广汉李氏前些年最辉煌的时候,有三人名响蜀地,并称李氏三龙。但三龙里没有李邈,却有李邈之弟,原因就是李邈性格疏狂,口无遮拦,不修品德。李平提起此事,无异于是直戳李邈心底最深处的伤疤。“中都护,此话何意?!”李邈是可忍孰不可忍,猛地站起来,怒问道。“吾的意思是,让你滚!”李平也跟着猛地站起来,厉声道:“你个憸人板板!都是些什么玩意!吾与孔明之间的事情,也是汝等猪狗所能置评的?”争也好,恨也罢,孔明与自己,都是先帝所托的辅政大臣。谁输谁赢,那都是两虎之争。就算他再失势,那也是落败的山虎,怎么可能与李邈这等猪狗为伍?居然把他李平看得如此不堪,简直是欺人太甚!李邈抱头鼠窜地逃出李府,李平呆坐在椅子上,原本挺直如山的背,一下子垮了下来。“走了,孔明啊,你真的走了啊!”李平喃喃自语,脸上的神色,有悲伤,也是激愤。“你怎么能就这么走啊?”他的声音渐渐凄厉起来,“你走了,天下谁还能用我?谁还敢用我!”“孔明匹夫,你不能这么不讲道理啊,明明比我还小,怎么就能先我而去呢?”说着说着,李平握拳狠狠地砸到案桌上,把茶杯都砸得“咣当”跳起来,溅出的茶水打湿了桌面。但见他流着泪,咬着牙,面容开始扭曲起来:“天下没了孔明,李正方此生,无望矣!恨啊!”:()蜀汉之庄稼汉

热门小说推荐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子炮灰,还绑定了一个拯救男主系统,一共重生了三次。第一次,他死心塌地地跟在男主身边,帮他躲过各种炮灰跟反派的暗算,结果被人下毒害死,任务失败第二次,他双线并行,一边辅佐男主,一边接触反派,结果被男主一剑捅死,任务失败第三次重生,容棠想,去他妈的男主,老子不救了。于是大反派宿怀璟被人下了药绑起来的那一夜,容棠撑着快要咳出肺痨的身子,闯进青楼房间,替他解了药效,认真发问你要不要嫁给我?宿怀璟?容棠沉疴难医,陪了宿怀璟一路,隔三差五在他耳边念叨你放心,等我死了,遗产全是你的。直到大局已定,宿怀璟登基前夕,任务奇迹般宣告完成。容棠惊喜之余,为保全帝王名声,毫无心理负担地死遁跑路。结果还没出京城,天子近卫悉数压上,猎鹰盘旋空中,狼犬口流涎液,百官分跪两侧,容棠身下那只半路买的小毛驴吓得直打喷嚏。天子身穿明黄冕袍,一步一笑地从人群后走来,望向他温柔发问夫君,你要抛妻弃子始乱终弃?容棠?你能生?啊不是!你一个在上面的这么代入妻子角色合适吗!?帝王走到他面前,仰头抬手,笑道跟我回去,这天下分你一半。小剧场某年某月某日,容棠吃完晚膳躺在院子里乘凉,照例跟宿怀璟规划以后。我大概只能活两年了,到时候你记得把陇西庄子收回来宿怀璟面无表情地往他嘴里灌了一碗苦药。再某年某月某日,容棠看完话本窝在火盆前取暖,认真地跟宿怀璟告别。我应该没两月好活了,城西那间宅子你若是嫌小,城南我还替你买了一座宿怀璟咬牙切齿地喂他吃了三颗拳头大的药丸。又某年某月某日,御花园里荷花开的正好,容棠坐在桥边吃荷花酥。我可能明天就要死了,你记得把我埋宿怀璟忍无可忍,俯身堵住了他嘴。片刻之后,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缓缓后退,看向他的君后我是不是没告诉过你,我是大虞最好的大夫?你如果再说这话,我就当你医闹了。这天下你我共享,这山河你我同枕。阅读指南1攻受身心1v1,he2本质甜文,可能看文会发现作者没什么脑子跟逻辑3文中的所有认不出来无特殊说明统一默认为换脸,不要纠结为什么见面不识了4去留随意,弃文莫告知5祝大家生活愉快早日暴富!...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