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2章
“三弟妹挺好的。”赵承满把苏景姝的事一骨脑说给陈经年听,“她现在已经跟老三搬到城里去住了,就是北城墙根下摆摊看诊,说是承了令堂的医术,日子过得滋润着呢!”
“竟有这等事?”陈经年很是惊讶,“我娘不过是一个乡间稳婆,哪来的医术?”
这要是出什么了事,可别怪到他们头上来。
他娘可从未给人看过病。
“她说自己看了几本书,就通了医术了。”赵老爷子有些不耐烦,也没心情跟陈经年闲聊,客套道,“你忙着,我们先走了。”
“不知你们找苏阴阳做什么?”陈经年又问。
苏老汉的名声在十里八乡很响。
村里都喊他苏阴阳。
“我们迁坟的时候,找他做了一场法事,有些不明白的地方想过来问问他。”赵老爷子又问陈经年,“对了,你们住得近,可知道他们为什么走得这么匆忙?”
“这就不知道了。”陈经年努力回忆,“之前他们也出过远门,可从未走得这么着急,而且昨晚我去他家串门,他的行李都收拾好了,我问他去哪里,他也不说,好像很恐惧的样子。”
“可有什么别的人来找过他?”赵老爷子又问。
“苏阴阳家里进几个生人也是正常的,我们都习惯了,谁都不会在意。”陈经年摇摇头,又问赵老爷子,“你们这么着急找他,可是家里有什么事?”
“那倒没有。”赵老爷子咳嗽了几声,又道,“你忙,我们走了。”
陈经年一直把父子俩送到村口。
回到家才把苏景姝在北城墙根摆摊看诊的事告诉了他媳妇吴氏,吴氏很是惊讶:“那丫头平日里默不作声的,笨的连个绣花针都捏不住,她哪里会给人看病,她跟谁学的?”
“说是跟咱娘学的。”陈经年半信半疑,吴氏冷笑,“我倒不知咱娘还留了一手,竟把手艺传给了外孙女。”
“其实也未必,兴许是那丫头唬人的。”陈经年从未见过他娘治病救人,并不信,吴氏却不以为然,“说不定咱娘故意藏拙,就是为了让外孙女有口饭吃,是真是假,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自从婆婆去世后,他们家的境况一落千丈。
她都大半年没有进城了。
“看什么看?”陈经年白了吴氏一眼,“最近村里都在传她男人是个太监,做了不少伤天害理,你就不要去淌这个浑水了。”
“我好歹是她舅母,她能把我咋地!”吴氏冷哼道,“再说了,她既然自称是承了咱娘的医术,她赚的钱,我们也有份,嫁出去大半年了,也不见她回来看看咱们,不是白眼狼是什么?”
陈经年无言以对。
后晌不忙,闲来无事,苏景姝便在摊位前做艾条。
前几天赵承宴在山上割了好多艾草,放在柞树林晒干了才拿了回来。
艾草去了枝干,把叶子碾碎成艾绒。
然后再用黄麻纸包起来,压实即可。
很快就夏天了,家家户户离不了这些。
夜里点了艾条,就能防蚊虫。
搓十条就能卖一个铜板。
苏景姝不为赚钱,就当便民了。
她没在这里过夏天,但跟老太太们聊天的时候问过,她们说直接把艾草编成编制搭在屋里即可,苏景姝觉得这样很不安全,直接烧艾烟大不说,还很容易引发火灾。
还是用艾条安全舒适。
这玩意看上去麻烦,其实也不费事。
黄老医嫌利薄,不做这个,没人的时候便躺在地上闭目养神,见苏景姝搓艾条如此卖力,便打趣她:“你在咱们这条街上,算是赚钱多的了,怎么还愿意做这些费事扒拉的艾条,你真是想钱想红眼了。”
“那是,没人跟钱过不去。”苏景姝老老实实承认,“人这辈子,除了赚钱,还有什么事值得如此大费周章?”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