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8章袁世振,你是懂啥叫货币了呀
“在南直隶重起金银之禁,再加征三成乃至四成火耗。”
手中拿着袁世振的奏本,朱由校惊奇的看着这个跪在地上的家伙。
“袁爱卿,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回陛下,臣知道。”
闻言,袁世振挺直身体,看着上面坐着的皇帝道。
“自隆庆开港以来,大量白银自月港流入大明,江南、两广、福建之地,每有船只靠岸,各地银价下跌,物价上涨,百姓苦白银久矣。如今,陛下铸银为币,目的,就是为了稳定物价。”
“然,南方诸省白银甚多,仅以一成火耗兑银,不知道何年何月才可兑完。且如今朝廷缺银严重,如以重耗兑南方诸省银币,方可解燃眉之急。”
“那,你这么做,有没有想过下面的百姓生死?”
砰的一声,将奏章砸在桌上,生气的看向袁世振问道。
“一枚银币再加三成火耗兑换,那就意味着百姓一年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三成都成了泡影,伱让百姓如何过活?这么做,岂不是官逼民反?”
说着,朱由校从椅子上站起,指了指自己身上常服上的龙纹道。
“帝刺龙,后绣凤,文服禽,武饰兽。”
“以这么高的火耗去征天下白银,你是要朕率兽食人,去做那衣冠禽兽!”
“臣并非要陛下率兽食人,而是为了天下苍生不再受货币不明之苦。”
看到皇帝怒,袁世振没有胆怯,而是背出了一段了皇帝前世背过的诗,然后继续硬着脖子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陛下,黔小民手里,没几个散碎银子。一年辛苦,最多也不过三十两纹银,就这还要拿去买些衣物吃食,以供全家生计。”
“对于黔小民来说,手中是不会有多少白银的。况且没了白银,百姓还能用铜钱啊。”
“那些有白银的人,特别是那些个富贾豪商,之所以会用金银,就是因为白银贵重,携带方便,便于交易。”
“加征三成乃至于四成火耗,商贾是能够接受的,因为用银币一可防伪,没有假币。二是方便清点携带,在北直隶甚是受到欢迎,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善政啊。”
“。。。”
听到袁世振的话,朱由校缓缓坐回到位置上,思索着他的话。
貌似,是这么个道理?
他一直以来,让往民间兑银,都是小额兑换,一两、二两的兑换。
听到袁世振这么说,朱由校突然现,这兑银之事,貌似还能赚上一笔?
“且起来吧。”
思索了一会儿后,朱由校看向袁世振问道。
“你打算怎么做?”
“臣打算,先给南直隶一个确定重启金银之禁的时间,然后,给出每月能分摊给南直隶的银币数量。”
看到皇帝理解了自己的想法,袁世振松了一口气。
“待时间一到,南直隶全面禁止金银交易,仅允许银币、铜钱流通。”
“不管是商人还是大户,每日花费的银子都是海量,若是他们得知,这朝廷禁止金银交易,但却又推广银币,必然会想要抢先将银子兑换成银币。”
说着,袁世振看向皇帝,期待着皇帝的表态。
“那到时候多收火耗,也就顺理成章了。”
皇帝关心底层小民是好事儿,但这也让有的手段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万幸,解释过去了。
闻言,朱由校琢磨起了袁世振的意思。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