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听说皇帝驾崩得十分突然,本来一切安好的,却在夜里忽然发病。太医院几乎倾巢而出,除去所有留守值夜的太医全被召进宫中以外,连回家过夜的那些太医都被叫过去了,只有擅长妇科与儿科的太医不曾奉命。可惜这么多人都未能救回皇帝,为此太医院上下都在胆战心惊,生怕宫中会血洗太医院。太医院的衙门距离户部衙门不远,两边的小吏彼此相熟,还有人悄悄跑过来托户部的熟人,想往家中送遗书什么的。
因此,太医院那边便有小道消息传到户部,说皇帝是被孙美人气死的。
那天晚上皇帝病情平稳,太后回了慈宁宫安歇,许皇贵妃在自己寝宫中休养,储君回了东宫,本来守在御前的老王爷们都在别的宫殿里睡下了,内阁首辅陶岳轮休出宫回了家,留守的阁老很好说话,因此皇帝就想起了孙美人,让人去冷宫看她,得知她如今已经冷静了许多,不再发疯,便把人召到干清宫去了。
谁也不知道孙美人到底跟皇帝说了些什么,反正皇帝病发之后,留守的阁臣立时通知了所有人,又召太医,干清宫中一片混乱。前去应诊的太医一进干清宫门就听到孙美人在那里疯狂大笑,高声骂得十分难听,被周太后命人堵嘴捆了,押送回冷宫,才算是安静下来。
据说,当时听到她叫骂的宗室与大臣们脸上都十分难看。大臣们还算坐得住,只是对皇帝的病情十分忧心,宗室的两位老王爷面色铁青,其中一位脾气火爆的,还一度冲动跑到御前大骂昏君,被太后厉声挡了回去。
那位老王爷十分愤怒地质问太后:「娘娘难道没听到他做了什么吗?!难道娘娘还指望我们把他当九五至尊一般尊敬?!」
太后当时冷着脸说:「哀家只知道他是皇帝,奉先帝遗旨,上告社稷宗庙,继位登基三十多年的皇帝!一个后宫弃妃的胡言乱语,无凭无据,又能证明些什么?!还是说……你根本不在意这事是真是假,只是想藉机谋逆?!」
那位老王爷闻言便怂了,甩袖而去。另一位老王爷虽然比他平静许多,但当时殿内人太多了,大家都在关注皇帝的情况,谁也没多留意,等到太医宣布皇帝已经宾天的时候,才发现这位老王爷不知几时离开了。
天亮之后,两位老王爷再次出现在所有人面前时,身后就跟着纪王丶安王等一串近支宗室成员。
两位亲王据说是听闻了皇帝驾崩的噩耗,赶进宫来哭丧的。他们做足了礼数,国丧也确实需要宗室出面,太后与内阁都没有赶人的道理。接下来就是所有人聚在一处商量国丧事宜了,太医院已完成自己的职责,无须再逗留下去,就被打发走了。众太医们回了太医院,也不敢乱走或回家,只留在衙门里等待着上头的安排,对于内廷后来发生的事,便一无所知了。
然而,一直等到颍川侯带兵入宫,禁军作乱的消息传出,他们都没能等到上头的旨意。后来国丧的安排下来了,他们也就随大流戴孝哭丧去了。本来还以为能逃过一劫,然而哭丧的时候,有大臣指责他们太医院无能,认为是他们救治失误才害死了皇帝,不然皇帝病情稳定又怎会忽然猝死?
这些外臣根本不知道孙美人的事,可无论太后丶许皇贵妃丶储君还是内阁丶宗室,都没人替太医院辩解。除了平日专门负责太后丶许皇贵妃与储君的身体丶不曾参与过救治皇帝的太医以外,剩下的人都惶惶不安,生怕上头的人会为了掩饰皇帝的失误,拿他们做牺牲品。
这些消息传到户部衙门,户部内部也是议论纷纷。大家都不敢相信,皇帝竟然又一次召见了孙美人,还有些故意避开其他人,悄悄召见旧爱的意味。皇帝这么做,未免有失分寸,更糟糕的是,孙美人受此隆恩,不但不知道感激,反倒破口大骂,把皇帝给气死了!
她到底骂得有多难听?竟然能气死皇帝?
宗室老王爷们会如此生气,似乎也可以理解。孙美人做了那么多坏事,孙家都失势了,皇帝既然已经把人打入冷宫,那就不该再念旧情饶恕她,更不该让她有机会来到御前,冒犯圣驾。如今因为皇帝一时糊涂,提前葬送了他自己的性命,令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叫人怎能不生气?!
不过,生气归生气,老王爷们因此冲着皇帝大骂昏君,对太后无礼,还擅自带着其他宗室进宫,还是太过分了。再加上后来又有禁军生乱之事,被颍川侯率军平息后,宗室出宫却独独漏下纪王一家,又令人怀疑,这里头是不是真的有宗室势力企图造反?
纪王府这么厉害的吗?纪王居然还能使唤得动禁军的将领们,从前真的没看出来呀……
海西崖说到这里,便对家人们道:「戒严取消之后,外头传来的消息就更多了。听说禁军中有许多武官被捉拿;宗室起初有异动,但后来就老实下来了。纪王父子被软禁在奉先殿,安王后来则是如常带着儿孙进宫哭丧了。太后犯了旧疾,许皇贵妃累得病倒,如今大行皇帝灵前是储君在主事,内阁从旁辅佐。颍川侯与涂将军守卫宫闱,一切都井然有序,无人再敢生事。」
第907章新君之侧
皇宫里自那以后就稳定下来了,宫外群臣还算安分,孙家合族聚居的街道被围封,宗室中的不安定分子被幽禁,剩下的人也就老实了。
宫里宫外都一片平静,大行皇帝德光的丧礼总算可以正常进行了。这才有户部开启轮班模式,海西崖得以轮休归家的事。
众人听得唏嘘不已。这几天他们听着外头满天飞的小道消息,说什么的都有,没想到是这样的情况。
马氏叹道:「那纪王真是想不开呀,储君都定了,人人都支持的,他还闹腾些啥?好好的日子不过,偏要做阶下囚,这皇位也是他能肖想的么?!昔日安王与他齐名,如今看来,安王比他聪明多了。只要老实听话,就能继续风风光光做宗室亲王,不象他,一家子都被幽禁,押在奉先殿向祖宗忏悔。也就是宫里眼下正忙活国丧,没功夫理会他们,他们才能暂时安然无恙。等宫里的贵人们腾出手来,新君举行了登基大典,还不知要怎么处置他一家咧!纪王自己要作死,还带着儿孙一道作,真真是不知死活!」
海棠对此不予置评。纪王的儿孙里,还有纪王世子这个德光皇帝亲子在呢,天知道这造反是怎么回事?反正这一家子不管是不是亲生,都是野心家。成王败寇,谁都不冤枉。
她更关心另一件事:「爷爷,您在宫里没见到哥哥,那您见过金大哥吗?知不知道他这些天在干什么?」
海西崖当然见过金嘉树:「他一直陪在新君身边。我也曾远远见过他几回,看起来一切安好。」他官职太低了,距离大行皇帝灵柩太远,只能模模糊糊看到新君身边有个熟悉的身影,看身段与行走的姿势象是金嘉树。新君常常将他带在身边,看样子还挺重视他的,他在宫里应该过得不错,宫人内侍对他都很尊敬。
若是在宫里有动乱时,他还会担心一下金嘉树的安危,怕他在新君身边会直面野心家的威胁,但如今动乱都平息下去了,宫中秩序井然,新君身边护卫充足,金嘉树跟着新君,才是最安全的,连生活都不必担心,过得至少会比户部的人好。
不过,海西崖对金嘉树情况的了解仅止于此,其他的消息就不清楚了。户部其他的官员们曾私下讨论过,新君身边经常跟着的小年轻看起来很得新君宠信的样子,上哪儿都要带着。莫非是陪新君读书的伴读吗?
但新君入主东宫不久,八个伴读还未满员,全都是新挑出来的,只与新君做了个把月的同学,没听说有谁特别受新君宠信的。
倒是有人猜测那会不会就是传说中许皇贵妃的外甥丶新君的表兄?不过这位新晋的外戚子弟行事颇为低调,外界的人只大略听说过他丧父丧母的悲惨遭遇,父母都是被孙家所害,族人又与孙家勾结谋财害命等等。文官们可能听说过他在陶阁老家学附馆的消息,但由于他行事并不张扬,也不热衷于结交权贵,就是老老实实闭门读书的样子,因此并不引人注目。很多人连他之前往长安运回了家人灵柩一事都不知情,还以为他一直留在东宫陪伴表弟呢。
户部无人知道金嘉树与海家的关系,海西崖自然也不会多嘴宣扬此事。只是由于他一直在衙门里扮作局外人,并不参与闲言讨论,因此他能从别人口中得知的消息也十分有限。
听到这里,谢文载眯了眯眼:「表兄认得嘉树,自然能猜到他是谁。可不知情的外人看到新君身边有个年纪轻轻的男子随行,宫人都对其十分礼敬,难道就没想过,那有可能是七殿下?」
不是都说,七皇子与八皇子在宫中总是形影不离吗?
海西崖笑道:「自不会是七殿下。七殿下在宗室行列中领祭呢!如今新君即位,新君的亲兄弟便是宗室中身份最尊贵者。因此七殿下在宗室队列中排在最前,无人敢置喙,就连几位辈份最高的宗室老王爷,都不曾说什么。」
(.)
:||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