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正因为那小兵在不知情的时候,直接出宫去了,同时段东华丶东安两座宫门的守军轮换,才掩下了金嘉树曾经来过这里托人送信的事实,否则纪王世子的人前往东宫途中,在东华门得知这个消息,只怕就会立刻派人去追回小兵手中的信,截断消息外泄的途径。
这件事一环套着一环,时间更是联结得很紧,但凡有哪个环节稍有差迟,都不会是如今的结果。这不但是天意站在新君这一边的缘故,金嘉树本人的果断也十分重要。
海礁还笑道:「听说他还在长安的时候,你没少带着他习武练身体。大概是那时候练得好,他腿脚都还利索,体力也不错,否则一直从干清宫赶到东华门,再前往东宫,那么长的路,但凡他身体弱些,都未必能快过反叛的禁军。」
其实海礁觉得新君和金嘉树都挺走运的。那时候纪王世子带人赶到东宫门前,见守卫森严,为了保留己方力量,便选择了放弃攻打东宫。当时有一名禁军将领曾提出,既然无法攻入东宫,那就封锁周围的宫门,以免东宫派人往外传信,首选便是东华丶东安两座宫门。同样是禁军,这位将领有信心能解决掉当日的守军,夺取两门的控制权。
然而纪王世子自己心虚,生怕动了守东安门的人,会惊动附近衙门里的官员,造成消息外泄,便只让那将领带着亲信替换了东华门守将便罢。
等到锦衣卫派人接管东华丶东安两门,那将领倒是没有拼死反抗,很顺利地做好了交接,便转身离开了。
海礁怀疑:「估计是他带的心腹有限,比不上锦衣卫人多势众,便聪明地选择了及时脱身。他本来就不是纪王世子的死忠,又怎会为了纪王世子拼命?我们后来听说他的事后,也曾设法去追捕,却发现他不知几时就悄悄带着人出了宫,至今还下落不明呢!」
正因为有这么一个将领在,宫中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纪王府背后定然另有主导者,否则就凭纪王父子的志大才疏,哪里能笼络到这么多人为他们拼命?愿意支持他们叛乱的人,又怎会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说消失就消失了?
海棠对此也有些惊讶:「这人应该是听从孙家指令行事的吧?他倒还有点脑子,知道打不了东宫就要控制东宫对外的联络渠道。无奈纪王世子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不但不采纳他的建言,还直接把他扔去守宫门了。这样的人又岂能成事?与其陪着他一块儿送命,还不如早早离开算了。」
海礁点头:「这人确实有些本事,竟然没有引起我们锦衣卫的怀疑,就直接走人了。听守东华门的兄弟说,当时那人还冲他们笑得十分和气,就好像是正常轮值结束,与人换班似的,谁也没怀疑过他,也没人想到,宫里已经出事了。我们甚至没人去东宫问一声新君。」
要不是周四将军带着涂荣将军绕道东安门进入皇宫的时候,提醒了东华门的守卫,他们这群负责守卫宫门的锦衣卫还被蒙在鼓里呢!
海礁当时毫不知情地送走了周家父子与涂将军,回头就从东华门的同僚处得知宫中出一大事,简直惊讶得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他心里还是有几分抱怨的:「周奕君竟然也不跟我提一句。如此凶险之事,他就跟着周四将军去干了。莫非是信不过我,才不想把我带上么?」
海棠安抚他道:「周奕君应该不是信不过哥哥,只是知道此事凶险难料,前途未定。万一颍川侯未能及时带兵进宫,平定叛乱,他们三人也不见得能保全自己。他不带上你,是不想让你卷入其中。如今你知道事情顺利,最终是新君一方取得了胜利,可若当日是周四将军父子与涂将军失败了呢?想到一旦是纪王世子获胜,登上了皇位,那曾经阻拦过他的人,必定会受到报复。你若是置身事外,即使咱们家会受到牵连,好歹性命是无碍的。」
海礁想想也是,叹道:「我当年虽是刻意与他结交,但这些年也真心把他当成了朋友。他以真心待我,我自然也不愿意看着他去冒险,自己却坐壁上观。我那天要是跟着他们一块儿去了,其实也能帮上忙的……」
海棠没有吭声。她认为,哥哥重活一世,已经改变了很多事,所有先知的优势如今已经不剩多少了。他若跟着周家父子进宫,或许能凭自身的智慧与武力值帮上忙,事后也能凭功劳获得更好的前程,但想到期间他可能会面临的伤亡风险,这个性价比其实不算高……
海棠转移了话题:「虽然少了一名聪明的将领,但纪王世子身边还有不少人呢。在颍川侯领兵进宫之前,周四将军丶涂将军和周奕君三人进宫后,是怎么对付那些乱党的?听说他们救下了太后等人,是不是?」
海礁回过神来,点头道:「是呀。当时周太后丶许皇贵妃丶陶阁老等内阁大臣们都在纪王父子控制下,就连两位宗室的老王爷和安王,也同样受制于人。听说两位老王爷还十分懊恼呢。他们原本是想要找太后娘娘要一个说法,带上其他宗室,也是图个人多势众,更有威慑力,万万没想到纪王父子竟然会勾结禁军叛乱。
「纪王占了上风,就对他们翻脸了,不复从前的谦恭礼敬,连他的几个儿子,也都行事嚣张起来,其中一人甚至踢了老王爷一脚。老王爷们深觉看错了人,悔不当初。无奈干清宫当时被纪王一方的人控制住了,刀斧加身,他们也不敢骂纪王,只能听从纪王父子的摆布。周四将军他们想要在重兵围困中救出这群老弱妇孺,其中还有伤者,可没那么容易。」
海棠挑了挑眉,忍不住问:「宗室里除了纪王府一家,原来其他人都没有反叛之心?那两位老王爷为何发难?他们想要找太后娘娘要什么说法?」
这莫非与皇帝被孙美人气死的事有关?孙美人当日到底骂了些什么?
第914章讳莫如深
对于皇帝被孙美人气死的事,海礁是真的不清楚个中详情。
他对妹妹道:「上头的人对这件事好象都讳莫如深,根本提都不提。底下的人私下议论,上头也要制止。我只能猜到,里头必定有什么大秘密,很可能就是孙美人揭了皇帝的短儿,皇帝才会被气死,而当时听到内容的老王爷们也为此大怒,才会去找太后娘娘要说法。不过……」
他顿了一顿:「太后娘娘对这件事,应该是没有责任的。老王爷们传闻中也只是想找皇帝的晦气,可皇帝直接被气死了,老王爷们想找人也没找处去,只能拉上宗室,在太后面前闹腾一番罢了。他们应该不曾因此对皇位有什么想法,只是没想到会被纪王府利用……不,其实是被孙家利用了。」
仔细想想,孙美人前脚把皇帝气死了,后脚孙家收买的禁军将领就怂恿纪王父子掀起宫变,前后相隔不过几个时辰,若说孙家没有策划什么阴谋诡计,谁信哪?!
再往下想,皇帝明明已经冷落了孙美人,还把人贬去了冷宫,就算留下遗旨,命继承人善待她,让她能安度晚年,但也没有露出任何要召见她的迹象。怎的那天晚上就这么巧,陶阁老刚刚有事出宫回家,太后丶许皇贵妃与储君丶七皇子都不在干清宫时,皇帝就忽然想起旧爱,要深更半夜把人召来说话了?这里头真的没有人在皇帝面前说了些什么吗?
海礁陷入了沉思。
海棠见兄长忽然沉默,便知道他在思考孙家在整个宫变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了。她哂道:「不管孙家曾经有过什么打算,在金大哥把信送出皇宫,麻尚仪与周四将军又成功将消息透露给颍川侯后,他家就再也没有胜算了。我听说如今他家已经被围了?不知宫里是否发现了孙家利用纪王父子发动宫乱的证据?」
海礁回过神来:「宫变刚被压下去不久,陶阁老就立刻请了太后示下,让颍川侯派兵去把孙家合族聚居的街道给围了,不能放任何一人离开。同时,他们家在城外的庄园丶别院等各处产业,无论是明面上还是暗地里的,全都派兵封锁了,一个人也不能放走,省得他们家后续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有了这些防范手段,想来孙阁老便是再阴险狡诈,也无可奈何了。」
他听说颍川侯派去守孙家本宅的将领,就是周大将军的女婿康文恕,不但本人能力强,而且绝对与孙家没有任何瓜葛。康文恕带的兵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全都跟孙家没有任何关连,确保无人会对孙家族人门生仆从徇私。
可惜的是,目前暂时还没有发现孙家涉案的明确证据。纪王与纪王世子虽已被幽禁,却都闭口不言。至于纪王那几个亲生儿子,资质有限,倒是轻易被撬开了嘴,可惜他们知道的并不多,几乎全都是在皇帝驾崩后,他们随父亲与老王爷进宫那天,才知道纪王府要问鼎帝位的。而且他们以为自家父王才是最有资格做皇帝的那个人,对于嗣兄跳出来主事,都十分反感,并且不以为然。他们私下向纪王抱怨过,但纪王让他们稍安勿躁。大事还未成呢,他们有什么好争的?等皇位到手了,皇帝要挑哪个儿子做继承人,还不是随他高兴?一个过继来的嗣子又算哪根葱?
(.)
:||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