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90章(第1页)

谢文载与陆栢年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你这是显摆自个儿有儿孙孝顺,专门来戳我们这两个孤家寡人的心么?」

曹耕云忙道:「冤枉!我几时存了这样的心思?不过是嫌小辈们管得多了,心中腻烦,才抱怨两句罢了。况且,你们几时成了孤家寡人?老谢你有表哥表嫂侄孙侄孙女一大家子亲人,老陆你也同样有妻儿子孙,只是早早断了来往罢了。我怎么就戳了你们的心?!」

谢丶陆二人对视而笑,把这个玩笑抛开。陆栢年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你也别嫌烦,你的儿孙们毕竟与你分离多时了,怕是不清楚你心里是不是真的全无芥蒂,专门安排个人来侍候你,也是殷勤赔小心的意思。一旦你什么时候对他们有了怨气,他们立时就能得信儿,及时赶来化解。否则,他们好不容易哄得你回家,万一你在我们这儿住了一晚上,就觉得海家比自个儿家里住着舒服,不肯回去了怎么办?他们在你身上下了这么重的本钱,断不肯最后落得个鸡飞蛋打的。」

曹耕云说起这个,就忍不住叹气:「我也觉得你们这儿住得比我家里舒服,关键是习惯了,说话行事都不需要格外小心,怕说错了什么,惹得孩子们哭泣。我在家里虽说被侍候得周到,成了货真价实的老太爷,可毕竟分开三十多年了,彼此都十分陌生,却还要装出亲近的模样来,心里实在别扭得很。他们想要拿最好的东西来孝敬我,偏又囊中羞涩。我实在不忍见儿媳当了嫁妆,孙女少了新衣,孙子们连写个文章,都要把一张纸前前后后写满了,墨汁也要羼水用。可我要是说,要拿钱出来贴补他们,又怕他们脸上过不去……」

曹耕云手里是有积蓄的。从前流放期间也就罢了,遇赦之后,他们几个老友帮着海西崖在瓜州做生意,卖葡萄酒,贩香料宝石,跟着积攒了些私房。回到长安后,又与当地的文人墨客恢复了联系,平日里替人写个诗词文章丶画个画,又有谢文载替镇国公府参赞献策,得了不少润笔丶报酬,后来收了学生,学生们交的束修也不少,逢年过节都有孝敬。他们三人除了宅子租金是自己支付以外,平日衣食住行都有海家贴补,花销并不大,主要是用来买新书文房,或与友人交际送礼。小十年攒下来,人人都至少存了几百两。

曹耕云在家里住了二十来日,心里很清楚儿孙们的经济状况,只怕自己兜里的钱都比儿子多些,却不好明着说出来,怕伤了孩儿们的自尊心。

谢文载与陆栢年默默听着,并没有插话的意思。曹耕云会在孙辈面前心软,也就罢了,他们看着曹家人对曹耕云羼杂了许多私心的孝敬,其实心里有很多的不满,却不好在好友面前说出来,同样也是怕伤了他的自尊心。

谢文载转移了话题:「将来咱们要办学堂的话,你们觉得在哪里租宅子比较好?又该租多大呢?」

陆栢年有些迟疑:「咱们三人手里虽然有些银子,但加起来也不超过一千,全都用来办学堂,只怕十分吃力。况且,京城是否还有学生会认咱们三人的招牌,愿意上门拜师,还是未知之数。刚起步的时候,咱们还是节省着些吧?先租一处两进的小院试试,我们住在后院,拿前院做学堂。等将来收的学生多了,地方不够用,再另寻新址搬迁也不迟。」

曹耕云倒是觉得,有些钱不能太省着来:「若是学堂刚打响了名声,就要搬到别处去,叫闻信前来求学的学生怎么办?既然要做学堂,那还是别搬来搬去的好,得寻个长久些的地方,最好能让咱们安安稳稳用上十年二十年。」

陆栢年顿一顿:「你的话虽然在理,但这样的地方不好找。海老哥还说,让我们在附近寻一个院子,遇事也好相互照应。可这里离正阳门大街近,房价可不便宜,房东也有可能来头不小,若是想要涨租子,又或是收回宅子另作用途,我们很可能会无可奈何……」

曹耕云不以为然地说:「总能找到地方的,若是这附近不合适,大不了咱们往更远些的地方找去。海老哥想让我们住得近些,好方便他一家继续照顾我们,但其实我们也不是不能自立门户。都这么大年纪了,身边又不是没人使唤,离了海家还不能过日子了?这些年海老哥为我们做得太多了,我其实不大好意思继续赖在他家里,连养老都要他夫妻二人操心……」

他看了谢文载一眼:「老谢是海老哥的嫡亲表弟,也就罢了,你我二人却都是外人。」

「说这些话做什么?这些年,谁把你们当外人了?」谢文载驳了回去,「这话要是让表哥听见,他定要与你生气!」

曹耕云笑嘻嘻地换了个话题:「咱们还是继续讨论学堂的事儿吧。我觉得地方好找,偏远些的宅子兴许还更宽敞些。眼下最要紧的是,我们能不能招到学生。否则无人上门拜师求学,学堂中空空如也,我们仨才要叫老朋友们笑话了呢!」

第935章选址

若是在长安,曹耕云根本不必担心自己和两个老友开的学堂会招不到学生。

他们三人在长安都是小有名气的文士大家,其中又以谢文载的名声最响亮。当然他与陆栢年也不差,只不过他们在科举文章上不如谢文载擅长罢了。若不是他们清闲惯了,不想让自己过于忙碌,居住在长安的那几年里也不会只收了几个学生,却婉拒了其他有意送儿孙子侄上门拜师的当地文士。

可是在京城,一切都不一样了。

他们离京已有三十多年,除了亲友与吴门故生,只怕已经没什么人记得他们了。谢文载固然是探花,可探花三年就能出一位,留京任官的也不少,此外还有多位状元丶榜眼,他在其中根本不起眼。更能引人关注的,其实是他作为陶阁老多年好友的身份。可就算谢文载不说,曹耕云与陆栢年也不乐意打陶阁老的旗号来吸引学生,那不但会给老朋友带来麻烦,也会让自己身陷无穷无尽的名利纷争中。何苦来呢?

但三人自问都是宿年老儒了,门下的学生已有考上秀才的,在长安时还经常指点举人的文章,到了京城也该做同样的事。倘若叫他们去给小学生开蒙,他们绝对会不甘心,除非是把小学生一路教到会试为止,那就需得收来良材美玉才行,不能随便从大街上拉来几个孩童。

陆栢年有些迟疑:「要不……咱们给老朋友们写信,问问他们家中的孩子是否有先生了?」熟人家的孩子,教导起来总归省心些。

曹耕云却道:「咱们那些老朋友,家里孩子若还未有功名,多半是在家中读书,不是父祖带在身边教导,就是族里有德高望重的老儒做先生,少有在外头求学的。况且,真要在外头附馆,也有陶家的家学在呢。嘉树在京城不就是在陶家附学?」

说起这个,谢文载就想起来了:「陶南山可能会把家里的学塾挪出去了。他如今已是内阁首辅,不再是清水衙门里的闲官,家里小学生太多,又都是官宦人家出身,容易惹人闲话,叫人说他有结党嫌疑。况且这些学生里,有许多年纪都不大,平日里吵吵嚷嚷的,也让他不得清静。他家那宅子原就不大,如今成了首辅也无意扩建,学堂距离他的书房就只隔着一个院子,会客都不方便,想要歇个午觉都难。还不如在家附近找个地方挪出去,到时候也不必说是陶家的家学了,只当是个寻常私塾便是。」

这两天谢文载宿在陶家,住的就是陶阁老书房旁边的客房,对那里的环境深有体会。老友终于决定要把家学挪出私宅,他是举双手赞成的。不为别的,有时候他看到陶家的顽皮孙子会领着外头的同窗悄悄跑进陶阁老的书房里翻闲书看,书僮根本拦不住,就觉得这事儿不能放任下去。内阁首辅的书房,怎能如此轻易闯入?万一有机密文档怎么办?就算是首辅的亲孙子,也不能这般随意胡闹!

幸好,陶南山自打成了首辅,就察觉到了这个问题,早有意要将学堂挪出私宅。只是他如今公务繁忙,实在腾不出手来做这件事,家中妻儿又都心疼孩子,不想让孩子去家门以外的地方上学,根本不配合,事情才迟迟未有进展。

不过,谢文载觉得,倘若自己和曹丶陆两位老友决定要开办学堂,倒是可以把陶家家学的老师与学生都一起合并起来。反正那些老师与学生多数都与吴门故生有关系,与他们三人也没什么隔阂,还能顺道给陶南山省点心。

谢文载把这件事告诉了曹丶陆二人,道:「我觉得,学生应该是不愁的,帮忙教学的先生也是现成的,只是地方不好找。陶家家眷恐怕不乐意让自家孩子去离家太远的地方上学,可要是想要离家近,他家附近的宅子就不好寻摸了,否则陶南山早就找到地方了,何至于拖了几个月,都不见有进展?」

曹丶陆二人都十分惊讶:「竟有此事?我们先前与老朋友们书信往来,也没听有谁提起过呀?」

谢文载笑笑。这些事,不是陶家人,又怎会知晓?把家中子侄晚辈送去陶家附馆的人,恐怕还巴不得他们能时常在陶南山面前露脸呢,又怎会觉得自家孩子能轻易走进陶南山的书房不是好事?

(.)

:||

热门小说推荐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