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过,她打算等自家兄长回家后,找他打听一声。上辈子他可曾听说过这个吉公公?这人背地里不会藏着雷吧?
马氏听了金嘉树的话,倒是觉得这个主意挺好。她对这种大商户向权贵人家贡献干股以换取庇护的事,接受良好。在长安和边城的时候,也有许多商户丶商队会向西北边军里有名的将领献上「分红」,以换取边军对自家产业的保护。远的不说,几年前海家还在瓜州时,年年都会给瓜州守军贡献大笔资金与物资,一般的宵小就不敢到海家商铺里生事。其他相识的商户人家同样交了好处给守军的,若是遇上沙盗马匪,只要守军不是面临大战,都会派人帮忙把人救回来。
马氏认为,吉公公愿意每季送给金嘉树两三成的利润,估计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她只劝金嘉树要考察清楚这吉公公和他那些义子义女的品性为人,要确保他们是遵纪守法的正派商人才行。虽说有麻尚仪从中牵线,吉家的人应该是可靠的,不会靠歪门邪道的路子赚钱,但金嘉树日后要走科举仕途,就得对自己的名声更加爱护,一点风险都冒不得。
金嘉树郑重接受了马氏的提醒,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考虑这些事。
海棠又在旁劝他:「就算真的参股他家的生意,也不必收那么多分红。收的钱越多,你要负的责任就越大。收得少一点,只当是与他家结个善缘。」那吉公公出宫多年,还能在京城经营下这么大的产业,收养的义子义女也都精明能干,自然不是一般人。他家还与锦衣卫密探有联系。倘若金嘉树能与他家交好,而不仅仅是参个股丶分个红的单薄联系,说不定还能借上吉家的力,也能改善金嘉树在京城势单力薄的不足。
当着马氏的面,海棠不好把话说得太明白了,只能含糊暗示一下。不过看金嘉树的表情,他似乎听懂了她的言下之意,双眼一亮,看向她的目光便带上了笑意。海棠见状,也暗暗放下心来。
崔婶带着厨房的人送来了饭菜,午饭开始了。
马氏连忙停下闲聊,拉着海棠与金嘉树移步饭桌前用餐。她让厨房做了好几道美味的素斋,又炖了清汤给金嘉树补身体。金嘉树吃得很香,席间连连夸赞,哄得马氏眉开眼笑的。一顿饭吃完,马氏已经在暗恨国丧期太长,而孙女的婚期又太远,不能立刻把孙女婿迎进家门来了。
虽然心中依依不舍,但金嘉树吃过午饭后,还是老实地告辞了海家人,返回自家去了。他今日说好了要去大宅那边看看,与麻尚仪沟通一下奴仆们的处置问题,实在是没法耽搁下去了。
海棠把人送到了门上,低声嘱咐:「好好跟麻嬷嬷商量,不管是换人还是参股的事,都多听听她老人家的意见。进宫去请示太后娘娘时,你也别把话说得太硬了,需得软和着些。别让太后娘娘误会你处处信服麻嬷嬷,却对她有所提防;也不能让她误以为你常到海家来,都是为了见我……」
金嘉树眨了眨眼。可他到海家来,就是为了见海妹妹的呀!向老师们请教功课只是顺带的而已;他也确实亲近信服麻尚仪,对「姨母」心存顾虑……
不过他明白海妹妹在担心什么,便露出一个微笑:「放心吧,我知道应该在太后面前怎么说,不会给麻嬷嬷和海妹妹你添麻烦的……」
第1006章吉公公其人
腊八刚过,国丧即将期满,京城里已经有了过年的气氛,只是碍于国丧才稍稍收敛些,但锦衣卫衙门里的事务见少,海礁今日下午基本是闲着的,更不用加班。到了下衙的时间,他便早早告退回家了。
到家时,晚饭还早着呢。他到正院上门给祖母马氏请了安,便回屋更衣去了。
海棠略等了一会儿,估摸着他已经换好衣裳闲下来了,便去敲他房间的门,进屋去把今日金嘉树来家时提到的消息说了。
海礁听了,若有所思:「麻嬷嬷的主意不坏。以小金在京中的处境,等闲没什么人会无故得罪他。只要那小冯掌柜老实做生意,不犯什么事,就不会给他带去麻烦。我听说过冯掌柜的为人,他素来是个精明稳重之人,行事也很有分寸。小金若是参股他的生意,自己即时就能得一大笔收入,冯掌柜的生意也能得个庇护,寻常官员权贵都不会再上门为难,这是两相便宜的好事。」
至于吉公公,他上辈子倒是听说过些传闻,但从未直接接触过。只是他熟悉锦衣卫的辛公公,对吉公公的消息大半是从辛公公及其徒弟那儿听说的,至少有九成真。
他告诉海棠:「这位吉公公名叫吉能,他自称是隆定朝的御前总管大太监,其实说得不太准。他是隆定朝最后一位御前总管太监,隆定帝驾崩的时候,他就在御前侍候着。后来先帝德光帝继位,他又留在干清宫做了大半年的御前总管太监。因此,严格来说,他是两朝总管大太监,只不过先帝不喜欢他,他才知趣地不提那大半年,只说自己是隆定朝的御前总管太监了。」
海棠听得挑了挑眉:「若是先帝不喜欢他,何必让他在干清宫里做御前总管大太监呢?本来这种御前近侍,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换人时就该顺道把身边侍候的人也一并换了,没有非得留用先帝旧人的道理。这里头莫非有什么特别的缘故?」
海礁笑笑。还能有什么特别的缘故呢?
德光帝做太子的时候,确实不如纪王与安王得皇父宠爱。隆定帝临终前那段时日,也确实不止一次说要易储。他崩得突然,没有留下任何要更换继承人的遗旨,时任皇储的德光帝便依照祖宗家法继位为君了。可当时也不是没人质疑过这一点的,尤其纪王与安王都以为自己有机会取而代之,怎么可能接受希望落空的结果?可当时在隆定帝御前侍疾并亲眼看到他咽气的人里,个个都否认了他曾经留下过遗言要易储,纪王丶安王没有理由发难,只能接受了现实,就连曾经风光无限的常贵妃,也只能选择殉葬来换取儿子与娘家的平安了。
当时为德光帝作证的人里,包括了周太后丶时任首辅丶孙阁老丶两名后宫嫔妃以及一众御前侍从,当中就有刚刚上任御前总管大太监不久的吉能。虽然后者并没有起到独一无二的作用,但他确实为德光帝顺利继位做过贡献丶立过功。事后周太后留他在干清宫继续做御前总管大太监,也是酬谢功臣的意思。毕竟吉能作为一名内侍,在宫中已经升到顶了,无法再提拔他的官职。而他当时正值壮年,才三十多岁,远远未到出宫养老的时候。留他在干清宫继续做总管大太监,对他才是最好的安排。
谁知道德光帝竟然如此刻薄寡恩,对于曾经助他上位的功臣也是用过即弃。他连一年都没忍过去,只过了大半年便找了个理由「恩赐」吉能出宫养老了,顺道还赏了后者一百两银子,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一百两银子,在京城还不够买个小宅子,哪怕是租房,也撑不了几年。这点钱够做什么用?就算德光帝旨意里说得再好听,也改变不了吉能被他扫地出门的残酷事实。
当时吉能上位的日子很短,为人行事又不贪婪,并不象其他内侍那般热衷于捞钱,因此身上的积蓄只有历年得的赏银。他又时不时接济一下同乡好友们,以至于自己出宫的时候,除了那一百两赏钱,就只剩二三百两的私产了。幸好周太后听说消息后,虽然未能阻止皇帝下旨,却及时让身边的宫人赶到宫门处送行。一众与他相熟的宫人凑了一笔盘缠给他,当中就有辛公公一份。
吉能带着这些钱出了宫,承恩侯府又出面,用远低于行情的价格,把一处宅子租给了他,才让他在城中得以安身。他在京中过了冬,次年开春后便将住处收拾干净,一声不响地离开了。
等到他再次出现,已经是十多年后。他带着大笔身家,以及多个义子义女,重新回到京城。他向承恩侯府买下了曾经栖身的那处宅子,又将周边的地皮一并购入,改建成了吉园,将义子义女们派出去开铺子做生意,自己缩在吉园中,才五十出头,便开始过上养老生活了。
海礁小声告诉海棠:「据辛公公说,这位吉公公原本十分健壮,可再回京时,身体已经完全垮了,也不知道他在外头那十几年里都吃了多少苦头。他差义子义女们去开铺子做生意,赚了许多钱,但这些钱多半是用在他吃药养身上头。若不是有银子养着,他恐怕撑不到如今的年岁。若不是先帝非要他出宫,其实他不在干清宫当差也没什么,随便寻一处行宫就能安置他。他衣食无忧,自然不必在外头冒险谋生。别看他如今养尊处忧,似乎日子过得不错,其实心里怨气大着呢,只是不敢说出口罢了。」
他不得皇帝喜欢,就算有隆定朝御前总管太监的名头,在京中也是吃不开的。早年周太后与承恩侯府尚且要低调行事,自然也无法庇护他。他能带着义子义女在京中安稳做生意,还是托了一位老朋友的福——他曾经帮助过的一名同乡内侍,后来成了德光帝御前的红人,在当时还得宠的孙贵妃面前也能说得上话。靠着给这位同乡分红,吉公公成功在京城商界立足。等到那位同乡失势被逐出宫后,他又把人接回吉园休养。
(.)
:||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