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确定了要做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之后,王浩也开始了先期工作。
他首先找到了一大堆的相关资料和论文。
然后,开始研究。
这些论文都是和哥德巴赫猜想有关的论文,其中也包括陈景润先生对于‘1+2’的证明论文,论文的名称是《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1+2,指的当然不是1+2=3。
哥德巴赫猜想出现在1742年。
当时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
然而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不过欧拉还是进行了很多研究的,他在给哥德巴赫猜想中的回信中提出了另一个等价的版本,也就是现在流传最广的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1+1’的说法。
1+1,说的是两个质数之和。
陈景润证明的‘1+2’,则是‘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他所利用的方法就是最经典的‘筛法’。
历史上,所有哥德巴赫猜想相关证明进展,利用的都是筛法,筛法,也就是筛选法,理解起来很容易。
首先把自然数按次序排列起来,从数字1开始,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要划去。
第二个数2是质数留下来,而把2后面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划去。
2后面第一个没划去的数是3,把3留下,再把3后面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都划去。
3后面第一个没划去的数是5,把5留下,再把5后面所有能被5整除的数都划去……
这样一直做下去,就会把不超过n的全部合数都筛掉,留下的就是不超过n的全部质数。
这个方法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因为筛选过程是无穷尽的,就必须要用到数学分析方法,涉及到的是组合数学问题。
组合数学,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为离散数学。
广义上来说,组合数字的分析就是离散数学,但实际应用来说,狭义的组合数学是离散数学除去图论、代数结构数理逻辑后剩下的部分。
离散数学,就是王浩的‘拿手好戏’。
所以对于陈景润的研究论文,王浩很容易就读懂了,了解了其中的方法逻辑。
同时也做了一个判断——就像是数学界普遍的看法,陈景润先生已经把筛法运用到了极致,也只完成了‘1+2’的证明。
换句话说,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就好像是对于π的确切数值的研究,哪怕是用计算机计算几百亿位,也不可能得到精准的π数值,π,依旧只能用符号表示,而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
换句话来说,单纯用计算的方法,不可能解出一个无理数,而用‘筛法’也不可能证明‘1+1’问题。
王浩放下了手里的论文,不由得感慨一句,“哥德巴赫猜想,要证明好难啊!”
他发出感慨,另一个原因则是,看了好几篇相关论文,结果任务灵感值,就只增长了可怜的1点。
这说明‘筛法’根本就走不通。
哪怕是看再多类似的研究论文,也对于解决哥德巴赫猜想没有任何帮助,甚至会影响自己的思维判断,对研究起了负面作用。
“看来还是要找新方法,群论就是个不错的方向。”王浩思考着。
旁边张志强听着王浩的小声念叨,忍不住用力撇了撇嘴,“哥德巴赫猜想很难?我还说黎曼猜想很难呢!”
他有些好奇的凑过来问道,“王浩,你怎么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了?”
王浩郁闷道,“因为找不到方向啊,我一直在研究ns方程,结果研究卡住了,没什么进展,就想换一个方向。”
“这跨度也太大了吧?”张志强扯了扯嘴角,“ns方程、哥德巴赫猜想,从偏微分方程到数论,我总觉得你应该专一些,奔着一个方向去研究。”
他说着似乎代入了情感色彩,感慨的说道,“这就和人生一样,感情专一,才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
“你也一样啊,王浩,怎么样,不考虑找个女朋友?你张哥我是过来人,要是你有什么情感问题,问我准没错。”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