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冲出襄武
荀戟带着众将来到南城门楼上往下一看。好家伙!在大约五百米之外,黑压压地列着数万人马!
荀戟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阵势!就算是在后世,人口密度那么大的时候,也没有看到过数万人挤在一起。更何况,这里还有数万匹战马。那气势真的震撼了他!
于禁看到荀戟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叛军的列阵,上前说:“主公,我看了一下,叛军大约有六万人。你看看这边!”他指着叛军战阵的左边说:“这边列阵的是羌人!大约有三万骑兵。应该是北宫伯玉的人马。”
荀戟仔细一看,那些骑兵确实是身穿羌人的羊皮袄,头戴羊皮帽。跟兀况营的士卒打扮基本一样。
于禁又指着右边,说:“这边也有大约三万人。但是步卒约有两万。骑兵一万。这边应该是韩遂的本部人马!”
荀戟点了点头。他大概明白了。叛军大概有八万人左右。韩遂和北宫伯玉还要各留大约一万人守大营。他看到中军有大批的叛军将领,他问道:“你们谁认识韩遂?谁认识北宫伯玉?”
北宫器就跟在一边,他上前指着一面大纛下面的一员武将,说:“主公,那个就是北宫伯玉!”
荀戟看不太清楚,他掏出瞄准镜,将焦距调整到六百米,看到一个“王”字帅旗下,一匹汗血宝马上骑着一员猛将;年龄大约在三十一二岁。身高体魁。身穿一套黄金甲。马匹的得胜勾上挂着一把象鼻子偃月刀。荀戟粗略地估计了一下,至少有八十斤,跟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大刀一般大小。
北宫伯玉身后还背着一张牛角弓。荀戟知道,牛角弓至少是五担以上的。能随意拉开的武将不多。从兵刃和牛角弓这两样武器来看,这个北宫伯玉确实是不一般。起码力量跟自己相比应该稍大。
荀戟在内心里提醒自己,对北宫伯玉决不能轻视!他可是凭借这一身武功纵横羌人部落十几年啊!
站在荀戟身边的人都不认识韩遂!这时,有人将北宫安叫了上来。
北宫安朝下面看了看,他首先看到了北宫伯玉。
荀戟问道:“安将军,你现在看到北宫伯玉,心里有什么感觉啊?”
北宫安知道荀戟很关心这个问题,他说:“主公!我现在期望北宫白玉早点死。这样,我们羌人兄弟中,就会少一些人给他垫背。”
荀戟很满意北宫安的回答。他赞许地点点头,说:“你这样想很好!不过,不管你怎么做,他一些心腹之人还是会给他垫背的。他毕竟统治羌族这么多年。还是有一些威望的。”
北宫安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他已经打定主意,想办法挽救更多的同胞的生命。他在中军中寻找了一会,然后指着一面大纛下的一名身穿筩袖铠的人说:“主公,那个身穿筩袖铠的,就是韩遂!”
荀戟顺着北宫安的手指一看;他原来以为韩遂一定会穿着文士袍呢!哪知道韩遂也穿着铠甲。并且,还戴着罩面盔。要不是北宫安熟悉韩遂的那一套装束,谁也认不出韩遂来。
这时,典韦、兀况恩都用期盼的目光看着荀戟。
荀戟朝荀攸看去。
荀攸呵呵一笑,说:“韩遂愿意率领六万人在那里受冻。我们何不让他们多冻一会?主公,我建议现在给儿郎们加餐。吃得饱,力量就足。到时候便能以一敌三!”
那时,计算日子是以农历为准的。当时已经是十月底了。在襄武县城那一带,已经开始有冰霜了。身穿铠甲在野外站着,那也不是好受的。
荀戟笑着说:“公达,那你就安排吧!”说罢,荀戟便带着众将往城楼下走。
荀攸知道韩遂刚来,攻城的准备工作至少要两天。今天带着数万人马来列阵,一是震慑;二是看荀戟敢不敢跟他打野战。
荀攸对于禁说:“文则,等会你过一炷香时间,便安排人擂鼓一阵。千万不要让韩遂叛军冷了场,私自回营了。”
那个时代,擂鼓意味着要进攻。
于禁笑着说:“禁明白!”
荀攸随即走下城楼。回到县衙去喝两口小酒去了。
直到下午大约两点,荀戟再一次来到南门城楼,看到韩遂叛军仍然在城下列阵。便笑着说:“韩遂这么有诚意,我们也该出场了!”
于禁将大手一挥,这时,陈列在城墙驰道后侧的一百具床弩便被推到城墙垛边。他看到床弩上已经上了弩箭。便对荀戟说:“主公可以出城了!”
咚咚咚……咚咚咚!顿时,城楼上的一百面大鼓便开始擂响。震得耳鼓直颤!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