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62章把郿坞开发成轻工业基地!【求月票】
“贤弟,看完了?”
餐厅里,吕布正捧着一盆油泼面大口吃着,旁边还摆着一小堆骨头,刚刚应该还炫了俩猪蹄。
李裕点点头,把运动相机放在了餐桌上:
“那些粮食你准备怎么办?通过民宿倒腾回工厂吗?”
“对,我正有此意,不过那么多粮食,倒腾起来并不容易,不知贤弟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李裕想了想说道:
“要不弄两台铲车,再买几辆自卸车,把粮食倒腾到现实世界,等工厂弄好了,再倒腾回去……就是量太多的话,仓库不一定放得下。”
三国时期的粮食产量并不低,之所以有那么多百姓饿死,主要是世家大族都偷偷囤着粮食,几乎有权有势的士族和地方豪强,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囤积粮食。
这其中的代表自然就是董卓了,他在郿坞囤了能吃三十年的粮食,从魏续拍摄的视频里就能看出,那些带壳的稻谷小麦真是堆积如山,不知道还以为来到了国家粮库呢。
这么多粮食,不管运输还是囤积,都比较麻烦,储存不当甚至还会霉变无法食用。
要不在仓库后面再修个粮仓?
秦琼边往油箱里倒汽油边说道:
吕布匆匆把油泼面吃完,就回三国世界安排去了。
李裕笑了笑:
“这個简单,郿坞这边再架起一个中继台,基本上就能实现即时通讯,要是不行,就再买几台专门负责远程通讯的大功率对讲机。”
“二哥到哪了?”
郿坞中积攒的肉干数量不少,要是剁碎了加入到面粉中烤成馕,不仅饱腹感强,而且能节省大量埋锅造饭的时间。
周若桐捧着手机,已经在采购网下单了稻谷脱壳机、小型电磨和粮食粉碎机。
除了军粮,还可以弄一些别的设备。
那种不锈钢外壳的大型粮仓,囤积粮食应该没啥问题。
这话提醒了李裕和吕布。
李裕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不错,董太师好不容易建好的碉堡,要是像原著中那样被王允勒令毁掉,那多浪费啊。
李裕看了看周若桐下单的设备,抓着她的手亲了一口。
周教授兴致盎然的采购完设备,又买了一些方便在郿坞使用的手推车等设备,见时间差不多了,便领着貂蝉回市里了。
老贾他们坐在长安一边喝着茶,一边就能掌握各方面的动向,传讯效果绝对是划时代的。
“辛苦媳妇儿了。”
回头得让吕布再检查一下郿坞的道路,不行了也修一下。
但就是成本有些高,只倒腾一趟粮食,却要花那么多钱,有些得不偿失。
诶,对啊!
等以后各个世界的生产水平上来了,再兴建大型面粉加工厂也不迟。
郿坞城墙的高度和规格跟长安城差不多,只要里面不发生动乱,外面很难攻破。
嗯,到时候各村各镇以及长安周边的城池,都装上可以接收广播的小喇叭,郿坞这边就可以广播一些新闻和时政讯息了。
李裕觉得这个思路不错,反正这些设备又不贵,郿坞里空间巨大,正适合安装太阳能发电板。
虽然效率低点,但也比石磨的产量提升了上百倍。
另外,报纸、广播等宣传手段,也能在这里进行。
如果还不行,直接在长安和郿坞之间增加一个中继台,普通对讲机的信号也能轻松传递过去。
功率越大,信号传得越远。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