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8章
朱桢点头,“父皇,这司礼监由内阁统领,当年您力排众议,竭力废除了统治华夏两千年的丞相制度,罢中书省,建立内阁,并将内阁设立了专门的执政机构,这本无错。”
“可是在大明后期之时,无论是内阁,还是司礼监可是有着滔天的权利。尤其是内阁首辅,其权力于丞相无异!而司礼监更是有着披红的权利!”
“内阁首辅?披红?区区宦官,竟也敢干涉朝政?!”朱元璋脸色顿时一沉,一掌拍在了一旁的柱子上。
“父皇息怒,大明后期国力衰退,官员贪腐沆瀣一气,官商勾结相护欺压百姓之事数不胜数,而这司礼监作为当时权力最盛的机构,和内阁首辅相互制约,但却也架空了皇权,归根结底,这还是您废丞相的后果。”
一听这话,朱元璋愣了,站在原地,凝视着面前的朱桢,痴痴道,“难道朕废丞相还有错了?”
朱桢摇头,“没错!”
“父皇您废丞相,罢中书省,这对于华夏来说,无论是进步和改变亦或是所造成的影响都是空前绝后的,从眼前来看,您废除丞相制度,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朝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视为巩固皇权的最佳决策,可对于大明的整体而言,此举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什么弊端?”朱元璋眉头紧皱,连忙问道,哪怕他已经猜测了大半。
朱桢继续开口,“这弊端就是,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决,出现偏颇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给大明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另外,如今所盛行的八股取士,导致教学内容的单一,考试形式刻板,从而导致在一定层面上,扼杀了创造性,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从而使得许多读书人,埋头苦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因此,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多半是默守陈规,死读书,读死书之人。”
“如此,不利于选贤任能,所以,在后世而言,这八股取士可以说是严重阻碍了当下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无论是在教育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都需要多加改进。”
闻言,朱元璋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这一刻,他不由得在心中默默思索着朱桢这番话的意义,并觉得十分有道理。
但很快,朱元璋便又重新陷入了一个新的误区,他凝眸望向面前的朱桢,沉声开口,“桢儿所言有理,这科举是该改动了,但是这丞相制度,咱一定要废!”
“至于你所说的这些,咱该如何避免?”
“废丞相一事,儿臣举双手双脚赞成,可父皇,您今日所定下的规矩,就能保证,往后大明的子孙后代都能遵守吗?”
朱桢这一番话说的意味深长,余光扫在了一旁的朱棣身上。
见此,朱棣顿时身子一震,心底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朱元璋自然是察觉到了朱桢话中的意味,当即冷哼一声,示意朱桢继续说下去。
朱桢点头,继续开口,“父皇,您是吃过苦的人,自然懂得如今生活的可贵,可这大明的子孙就不这么认为了。”
“这大明后代的君王大多都生长于深宫之中,妇人之手,多少都带着惰性,那么多的奏章,又是否能够真的一一批阅完成而不出披露?”
“实不相瞒,这内阁,正是从四哥登基之后,才慢慢强大起来的。”
朱棣身子一震。
好家伙,这老六,是冲他来的!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