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12章 怂包南明引发历朝皇帝对儒家质疑(第1页)

【事实上,满清朝廷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也并没有做好拿下整个大明的心理准备。】

在多尔衮进京后召开的第一场会议上,就有包括好几名八旗旗主在内的高级将领认为:

“宜乘此兵威,大肆屠戮燕京,再留置诸王镇守此地,大兵或还沈阳,或退守山海关,可无后患。”

在这些满清大臣看来,只要能拿下山海关,方便满清时时可以南下劫掠,最多就如当年辽国那般占据京师附近的燕云十六州,便足以满意了。

对此,多尔衮进行了严厉的驳斥。

“若得北京,当即迁都,以图进取。”

“尔等少断,不当妄言!”

但鉴于满清控制的辽东人口加起来都不到一百万,而大明总人口至少在四千万以上的现实,多尔衮也并没有觉得满清能顺利地征服大明。

六月,就在满清派出大量官员招抚北直隶、山东、河南等地时,多尔衮就曾经发布过一番诏书。

“……咨尔河北、河南、江淮诸大臣、将吏及布衣豪杰之士……予皆不吝封爵。”

“其有不忘明室,辅立贤藩,勠力同心,共保江左者,理亦皆然,予不汝禁。但当通和讲好,不负本朝,彼怀继绝之恩,共敦睦邻之谊。”

【在六月的时间段,多尔衮仅仅将河北、河南、山东作为目标。】

【但随着河北、河南、山东仅仅派出两万清军就一鼓而下,多尔衮的心思开始产生了变化。】

等到顺治皇帝基本确定迁都启程,多尔衮又一次召开朝会,满清朝廷中的气氛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个少有人知的事实是,在这个阶段力主南征的并非是满族八旗将领、大臣,而是那些投降了满清的汉族大臣。

兵部右侍郎金之俊站出来,对着多尔衮道:

“摄政王,自闯贼乱民后,南方栗米不达京师,若不南征,待陛下迁都至此,则粮食无以为继。”

清河道总督杨方兴随后也站出来道:

“摄政王,不得江南,则漕运阻塞,何以成天下?”

“辽东地贫瘠,无法供养京师,将来京师人口更多,又当如何?”

洪承畴也开口道:

“江南势弱,若大清王师南下,传檄可定,何须与之通好?但讲兵事就是了。”

【这些汉族大臣久在大明政坛,深知江南士大夫集团的软弱可欺,同时也为了避免自己在南边史书上被列为汉奸,极力鼓动多尔衮南征。】

多尔衮听完之后颇为心动,便让弘光朝廷派遣前来讲和的使者何拱薇、陈万春带了一封信回去给大明督师史可法。

史可法接到这封信并看完之后,不由眉头大皱。

“这些建奴,实在是太过分了!”

这封信中,多尔衮直接否认了江南弘光朝廷的正统性,认为弘光朝廷在没有崇祯皇帝、太子朱慈烺承认的情况下属于“伪朝”,要求弘光朝廷即刻对满清投降,否则便是“大兵诛戮”的下场。

史可法身边督师府幕僚们看完这封信之后都是怒形于色。

“大人,绝对不能纵容建奴如此猖狂!”

“大人,应当写信严厉驳斥,再派兵北伐!”

史可法闻言,陷入长久沉默,最后叹息一声。

热门小说推荐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绝品风流狂医

绝品风流狂医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