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2章
不装了我就是知县
看着邓知县脸色不甚好看,陪伴邓知县出行的刑名郑师爷连忙安慰说:
“东主微服出行,外人不知也,故而也不知礼让,为此置气不值得。”
邓知县怒气未歇的说:“我名为微服私访,但我就不信,以林泰来之耳目,焉能不知?
只怕就是他假意不知,故作冲撞!”
站在船舱门口的衙役撇了撇嘴,看来这位新来的大老爷也是个形式主义爱好者。
连这微服私访,都搞得很形式。
说是微服,却又为安全坐了官船,叫了衙役;但坐了官船后,又不肯打出知县仪仗,相当之扭捏。
如果说是这假装微服私访,那到底要别人假装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
郑师爷也觉得别扭,又只能劝道:“正所谓眼见为实,由此更可见林泰来之嚣张横行,取死有道也!”
从胥门外大码头,沿着胥江向西,舟行十里,便到了胥江中下游的节点,横塘镇。
郑师爷问道:“东主是否要上岸看看?”
邓知县透过窗口,望着一处舟船繁荣的码头,又闻到了风吹过来的鱼腥味道,开口道:“那里大概就是横塘鱼市所在了。”
郑师爷答道:“对,此乃林泰来的根本之地也。”
邓知县便吩咐道:“今天先到木渎镇,回程再去横塘镇。”
郑师爷便明白,邓知县这是想先看看木渎镇三堂的实力,心里有了底才好说下一步。
于是官船继续沿着胥江向西,又是十几里水路,吴县西部第一巨镇木渎便出现在邓知县的视野里。
木渎镇和横塘镇有个类似点,都处在两条重要河道的交汇处,是一个交通枢纽。
但和距离苏州城太近、导致不能壮大的横塘镇不一样,木渎镇距离苏州城相对较远反而成了优势。
如今木渎镇已经发展成为了区域核心,太湖东岸地区的中心市镇,有点类似于浒墅镇在长洲县的地位。
如果说北方运河方向过来的船只,若想进入苏州城,大部分都要经过浒墅关,
那么从太湖方向过来的船只,必须要先经过木渎镇,才能前往苏州城。
所以木渎只凭一个镇,就能容纳下三个堂口吃饭。
如今木渎镇港口码头,被专门清出了一段空地,用以迎接新任知县的微服私访。
邓知县确实没有穿官袍,只以便服下船登岸。
木渎镇三堂的大头领全部都在码头上,对着微服私访的邓知县仍然以大礼迎接,真正做到了不以衣冠取人。
郑师爷为邓知县分别介绍道:“此乃木渎镇义士头领杨镇、秦炎、乔敬川!”
木渎镇三堂的组织形式,其实与安乐堂这种传统乡土堂口略有不同,都是以“商号”形式出现。
只不过这些“商号”干的都不是什么正经买卖,比如走私之类的,江湖习俗上仍然称这些“商号”为堂口。
接受了见礼后,邓知县没有在意杨、秦、乔这三位头领,却向三头领的身后看去。
三堂大概也知道邓知县想看什么,直接组织了上百伙计在码头迎接邓知县。
形象不行的都没让来,只挑那些身高过得去的人。
邓知县的视线不停的在伙计们身上扫视,仿佛正在评估着什么。
三堂同盟里处于主导地位的头领杨镇见状,对着伙计们招了招手。
上百事先训练过的伙计一起对着邓知县大喝道:“愿效死力!”
声如雷霆,仿佛能震山撼岳,连胥江水都为之荡了几荡。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