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清算了张居正后,今天是万历皇帝第一次被全体朝臣抵制,心态就有点崩了。
自成化朝以后,大明各项制度总体上稳定了下来,文官政治成为朝廷主旋律,基本框架就没有再大变过。
只是历代皇帝性格不同,所采用的统治方式也不同。
比如弘治皇帝是妥协式政治,直接在文官话语体系里偷懒躺平了;
而正德皇帝选择了以武入道,跳出文官话语体系,自己玩自己的。
至于嘉靖皇帝的套路就比较花,则是扶持强力首辅镇压大臣,并逼着首辅充当皇帝的挡箭牌,同时又尽可能的孤立首辅,这种技术一般人玩不好。
而现在的万历皇帝,根本就没有什么成熟的理念体系。
从清算张居正开始,万历皇帝就一直大肆鼓励言官攻讦高级大臣,在朝廷中形成了“下克上”的风气,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大概在年轻的万历皇帝心里,这就叫政治制衡,又能防止再次出现张居正式的权臣。
清流势力的成型,大体上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得益于皇帝对“言路畅通”的鼓励。
但是直到今天万历皇帝又深刻体会到,这帮清流势力也不是自己人,今天跳出来强烈反对的就是清流势力。
对此万历皇帝不禁陷入了深思,为什么世宗爷爷搞大礼议,在不同阶段,总能有一些大臣坚决支持?
而自己想扶持皇三子上位,哪怕是想给皇三子他舅舅郑国泰一个状元,却没有任何大臣公开支持?
这帮大臣名义上“既食君禄”,却又为什么不听自己的话?
户部尚书王司徒站在文臣班位的前排,静静的看着沈鲤等清流势力“劝谏”天子,论证郑国泰生病就是弃考,不配得状元。
越看下去,王司徒越体会到林泰来的落子的精妙之处。
从人之常情的角度说,林泰来才是郑国泰最大的竞争对手和反对者。
如果林泰来抢夺武状元,倾向于郑国泰的天子肯定会不可避免的对林泰来产生厌恶、反感等负面情绪,小妹王十五当初也指出了这一点。
但是现在情况变成了清流势力拼命反对郑国泰,本该由林泰来承担的天子怒气,全部转嫁到了清流势力身上。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天子对清流势力积攒了怒气,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想到这个问题时,王司徒不由得又看向首辅申时行,这不会也在林泰来的算计中吧?
这时候,沉默了一会儿的万历皇帝突然对申时行说:“方才先生说,可以因郑国泰先前武试第二而加封郑家?”
听到这句问话,申时行心里大喜,果然不出所料,皇帝要妥协了!
也不枉自己刚才提出了能让各方都下台阶的折中方案,只要皇帝有妥协想法,自然就会想到自己!
于是申时行赶紧奏道:“若郑国泰被视为殿试弃考而一无所获,终究还是有些遗憾。
所以用加封郑家作为武试第二的补偿,例如加郑国泰之父郑承宪为从一品都督同知,足以告慰皇亲了。”
就算把郑国泰他爹加到一品,那也是没有实权的带俸官,郑国泰本人得不到状元,不能获得实职就行。
其实皇帝这个妥协速度,让大多数大臣都感到有点意外,原本以为还要多拉扯几个回合。
只有申时行、王司徒等极个别人很明白,只要郑国泰先前武试用了替考,皇帝到最后就一定会妥协。
皇帝又不是傻子,如果把郑国泰推到风口浪尖上,成为朝廷上下瞩目的焦点,那么替考暴露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以万历皇帝的性格,不会采取这么极端冒险的路线。
不用说,皇帝这个心态肯定也在林泰来的算计之中。
万历皇帝心里憋着气,问道:“关于武科殿试,还有议论否?”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