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百一十四章 邮驿和官道(第1页)

“第八条,普及邮驿站。”赵括说道。

从有人类的那一天开始,就有了各种传递信息的手段,击鼓传声,烽火台,送信等等。

每个王朝都深知消息传递的重要性,特别是边境战乱或是外敌入侵的时候,早一天收到消息和晚一天收到消息,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因此即便每年大量的投入得不到回报,历代王朝也没有一个废除邮驿制度,反而不断朝里面投钱。

一般来说,步行送信为邮,骑马送信为驿,合称邮驿。

历史上秦汉王朝五里设一邮,三十里设一驿,安排专门人员传送文书,保证地方联系的送达,以便朝廷及时得到消息,做出应对。

赵国也是有邮驿站的,但主要设立在边境和主要城市,用来传递军事情报,并没有在所有地区普及,也不会为普通百姓传递家书。

如果丈夫在外戍边,妻子想念丈夫,想寄一封家书或衣物过去,只能亲自徒步数百里赶到丈夫戍边的地方,或者同乡有人探望,请其帮忙捎过去。

乱世之中,这种探望的风险可想而知。

就算妻子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赶到丈夫戍边的地方,丈夫也很有可能已经去世了。就如同孟姜女寻找丈夫范喜良,最后只能看到堆积在长城之下的累累尸骨。

虽然故事写的是秦朝,但实际上每个国家都是一样,杞梁妻“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十天以后,城为之崩。”哭的可不是秦长城啊。

“每个郡,每个县,每个乡至少建立一座邮驿站,郡级邮驿站至少有十五匹马,五名驿夫。县级邮驿站至少有六匹马,两名驿夫。乡级邮驿站至少有两匹马,一名驿夫。”

历史上唐朝一级邮驿站要配六十匹马,二十个驿夫,赵国玩不起这么大,只能配十五匹马,五名驿夫。

不是没有这么多马,而是没有必要,这些已经足够赵国公文信件运转。

而且马多了确实会增加地方上的负担,马扔在草原上,赵国基本上不用怎么管,每隔一段时间用大豆等精料追一次,保证不掉膘就行了,而且还有抓不完的野马。

但是放到中原,所有的草料都要靠赵国支撑,加上骑兵的战马,开支有点大。

到目前为止,在草原上种草计划还只是计划,连草种都没撒,适合作为牧草的苜蓿也完全没有踪迹。

赵括记得历史上是张骞出使西域,抵达大宛,见到马吃的是苜蓿,后来就带到了中国,汉朝开始种植苜蓿喂马。

但是大宛距离赵国太远了,赵国从居延古道西行的商队到现在都没有回来。出发一个月后还派人送过一封信,之后连信都没有了。

现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河西走廊在这个年代已经非常非常危险了,居延古道四周全是大漠,比河西走廊还要危险,赵括只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归来。

“除了军事文件和官方文书之外,凡赵国人,皆可以通过邮驿站进行寄信。寄信需要购买专门的信封,每个五钱,信纸每张一钱。正在服役的士卒及其亲属,每年有一次免费寄信的机会。”

在这个绝大部分人都不识字的时代,写信是非常奢侈的,但是如果有机会,即便大家托关系找人,也会想办法给留在家中的妻子和在外打仗的丈夫写一封信。

热门小说推荐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