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七十九章:藐视皇权?
“既然陛下不让你出这个头,那咱们就把眼前事办好。”
厢房中,徐妙云伸着手给朱棡整理衣领,轻声嘱咐道。
朱棡放下双手,无奈道:“身为儿子,眼睁睁看着父亲背受那些文官的诋毁,心里始终不是滋味。”
这句话,倒是朱棡真心实意说的。
朱元璋这么好的皇帝,确实不该承受那些文官刻意的贬低和诋毁。
徐妙云眨了眨眼,问道:“我记得红衣案的时候,陛下赐的令牌还在夫君这吧?”
朱棡愣了下。
看着朱棡那有些疑惑的眼神,徐妙云伸出玉指笑意盈盈的点了点朱棡的额头,笑道:“夫君莫不是变笨了?”
“这令牌虽好,可却是皇权特许。当初是为了红衣案的审理……,不,应该说是为了清算权贵们犯下的错事,所以赐下。”
“可换句话说,夫君是藩王,行的是王权,而非皇权!”
“那这令牌在夫君的手中,岂非逾矩?”
“想要交出令牌,夫君首先要……,办错事。”
朱棡也看着面前的徐妙云有些佩服。
徐妙云将玉佩给朱棡戴好,随后轻笑道:“而且很多事情夫君何必亲力亲为?有时候,狗咬狗总比人咬狗要划算的多。”
出了王府,朱棡的脑中一直还盘旋着徐妙云这句话。
他喊了声跟在身侧的张玉。
“那些阻拦百姓进京状告的官员,查出来没有?”
张玉点头:“青眼的部下查到了一些,多数是应天府当地驿站的官吏,还有管理漕运的一些小吏。”
“他们得了上面的命令,沿路严查一切北方入应天府的人。”
“遇到那些告御状的百姓,就全部抓捕回开封,沿路官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棡眼中出现了杀气:“是谁下的令?这么大的胆!”
张玉察觉到了朱棡身上的杀气。
他心里也在感叹,这洪武六年也太不太平了。
不管是武勋还是文官,都在这一年短短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动荡了一遍,如今更是出现了地方官员拦截百姓进京告御状的事情。
这事或许在别的朝代还不算是什么大事,可这是洪武年!朱元璋的天下,他不会去粉饰太平,让史官去大写特写那些虚假的繁荣,他鼓励百姓进京告状。
真正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第一个鼓励百姓进京告御状的皇帝!
并且,朱元璋对天下百姓都发有‘大诏’,凡遇到冤情者,当地布政司,按察司,巡检司不受理,可头顶大诏,进京告御状!
凡有阻拦者。
灭九族。
可如今,居然有人敢公然藐视这条法律。
“回王爷,是开封府巡检司的官吏,如今关押在昭狱之中。”
朱棡淡淡一笑,声音有些嘲讽的道:“巡检司的官吏,不过从九品小吏,就敢藐视皇律。”
“这些人,究竟是不知者无畏,还是背后有什么大人物撑腰?”
张玉低头,道:“王爷,开封府上下官吏和豪绅自成一派。”
“上下以知府陶谦,府丞孙付两人牵头,连同其余三家当地豪绅,以倒卖库粮,私铸钱币,开设钱庄牟利。”
“每年所盈利的钱财,陶谦和孙付两人吃五成,其余五成,三家一人一成,余下两成则是打点费。”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