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元璋深呼吸一口气:“咱跟你说这些,也没说要把孔家就给绝了。”
想到这,老朱的眼神一下子有些怅然起来。
“天下都以孔圣人的学问为正统,可到头来,反倒是孔圣人自己的后人没有学个好。这读书人们都觉得圣人说的就是对的,他们信得……到底是圣人,还是咱呢?”
这是朱元璋的灵魂拷问。
也是询问朱标。
到底是圣人说的对,还是他朱元璋说得对。
“咱……,想起了一个人。”朱元璋沉声道:“此人名为吴伯宗!”
朱标抬头,有些惊讶道:“父皇也知道吴伯宗?”
“哼哼,去大同的时候,这个吴伯宗可是给咱留下了好一个印象。标儿也知道此人?”
朱标点头:“是,此人学问做的不错,当初父皇下旨作废成绩的时候,儿臣觉得可惜,故此将此人交给了老三。”
朱元璋叉腰,有些感叹道:“此人学问确实不错,虽离经叛道,将李敏给气的不轻,却也是条条有理。”
……
这边正说着吴伯宗,那边的吴伯宗正好就经历了一场大事。
大同府,自吴伯宗成为漠南总教谕,主管漠南文教之事之后,便一直是处于一个受人唾骂的状态,因为吴伯宗所建立的‘新学’经由那些教师的传播,成了一门可曾之为邪门的学问。
吴伯宗的教育观点和那些原先保定来的夫子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
并且,吴伯宗还公开批判了后世大儒对圣人学问理解的过错,将原本儒家的‘以诠释孔孟之道’的理解改成了‘孔孟之道在于简,敏于行’。
这一下子,抨击吴伯宗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先是那些夫子秀才,毕竟他们是读圣人学问养活自己的,不管是做学问还是教人学问,那都是靠着自己对圣人学问的理解做到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吴伯宗居然说他们做错了。
这让他们如何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聊?
这些个夫子秀才将事情一传播,很快就传到了孔家的耳朵里。
孔家也当即表态。
“你就是一派胡言。”
随后,好些个大儒更是不远千里的北上大同,怒气冲冲的要给吴伯宗这个小辈点颜色看看。山东号称孔孟之乡,大儒学士数不胜数,一些书院的山长,都纷纷出山,前来给他们的学问正统讨个公道。
除了大儒学士,还有民间清流,更有学子门生。
只能说,孔孟之道在天下的传播之广泛,可以说是天下第一大派。
是一个人都能看得出,吴伯宗这一次可以说是踢到铁板了!
“哼,无知小儿,公然抨击圣人学问,不过是跳梁小丑!”
“这一次,听说连吴伯宗老家抚州的清流都来了,这是清理门户来了。”
“大家都约好三日后登山门,这下子吴伯宗的新学可算是臭名昭着了。”
“好好地漠南总教谕不踏踏实实的干,非得显得他激灵去搞什么新学,这回怕是连老祖宗都认不出了。”
大同城中的人们议论纷纷,他们大多数都是来看戏的学子门生,而更多的则是来找寻机会的。这一次如此多的大儒齐聚大同,只要能够得到某个名师的举荐,说不定就能入朝为官。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