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23章
事实证明,安北城知府内心戏过于多了。
元修不仅不会误解他话中的含义,甚至压根就没有把陈玉树的出现归咎于他的意思。
那些人,分明就是为了得到夫人的空间,冒着巨大的风险“穿越”过来的。
其心可诛,无关他人。
不过,安北城知府所说,与他所预料的一样。
也就是说,这个“陈玉树”是因为大赦天下而脱了罪籍的。
元修想了想,这个“陈玉树“应该是崇安元年之前被赦免的。
如今是崇安六年了,也就是说,他的升职,和现在这位安北城知府没有关系。
元修问道:“陈玉树是哪年被升为百夫长的?”
安北城知府答:“崇安元年。”
元修又问:“你是哪年任安北城知府的?”
“崇安二年。”安北城知府回答。
继而他想到,皇上或许是怀疑自己和那陈玉树有关系,连忙磕头道:“皇上,微臣上任之前,本不在安北城的。这陈玉树当上百夫长的时间,在微臣上任之前啊。”
“朕知道。”元修看他那副生怕被连累的模样,有些心烦,继续问道:“提拔陈玉树的那一任安北城知府,你知道吗?”
元修知道,徐学文曾经做过安北城知府,而且还是他钦点的。
但他不认为,徐学文会提拔陈玉树。
尤其是,陈玉树是崇安元年被提拔的,那一年,徐学文才刚刚上任。
徐学文是寒门子弟,身后没有任何背景,且为官十分踏实谨慎。
他自然不可能刚一上任就随意提拔一个人。
所以,提拔陈玉树的,应该另有其人。
“知道知道。”安北城知府说道:“当年皇上还在北境的时候,安北城知府曾经是黄浩黄大人。后来皇上调兵去南域,黄浩大人随军出征,孔大人就将安庆城的廖知府调到了安北城。后来徐学文大人成为皇上钦点的安北城知府,那位廖大人就又调回了安庆城,五年期满之后,考核成绩平庸,遂平调到东地的一个城池去当知府了。”
朝廷的官员考核制度,对于地方官来说,在一个地方任期五年,即将期满之时,会有政绩考核。
考核成绩优良的,会得到提拔。
考核成绩平庸的,会平调到其他地方,目的就是怕官员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会培植自己的势力,为害百姓。
至于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则会降职处理。
看来,那位廖知府,是个政绩平平的官员啊。
元修又仔细想了想。
一城知府,和一个百夫长之间,还隔着一个千夫长。
百夫长的任命,虽然是要知府点头的,但推荐人选,却是千夫长的职责。
相比起那个廖知府,似乎陈玉树上头的千夫长更该好好查查。
毕竟,一个刚刚得到赦免的犯人,就立刻被提拔为百夫长,这事着实有些诡异。
元修说道:“去查,当年是哪位千夫长举荐陈玉树当百夫长的。”
若说知府五年一换,那千夫长什么的,换的就更为频繁了。
安北城的千夫长,全部是军中之人担任。
当年他调兵前往南域平盗,几乎带走了所有征北军将士。
可以说,千夫长应该差不多是换了一批。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