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0章(第1页)

第160章

这个世界上有理想的和尚很多,这很正常,虽然修的是六根清净,但和尚到底也是人,人嘛,总有这样那样奇奇怪怪的目的和想法。

当然,大部分正经和尚的理想都是普世济人,稍微严肃一点的,那也是弘扬佛法、取得真经或是追求真理,也有一部分不正经的和尚会想着借由和尚的身份谋取利益等,不过后一种在洪武帝几次佛法考试之后被筛去了大半,总体来说,如今的僧道队伍都是比较正宗的,起码都是有真才实学并且本职工作过关的。

但这其中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人,比如道衍。

道衍和尚本名姚广孝,家族世代行医,等到了他这儿,本也应当子承父业,但恰逢元末,灾厄战乱,为了吃饱肚子,道衍和尚在十四岁那年就剃度出家了。

当时的他还不知道,就在四年前有一个比他年长七岁的少年也做了同样的决定,那个人正是朱元璋。

不过,虽然做出了一样的选择,但道衍和尚和朱元璋的命运轨迹是截然不同的。学医出身的道衍有不错的识字基础,因此在入释教后便得到了资源倾斜,后来他又拜了江南道教领头人席应真为师,成为了少见的儒释道三者精通的人才。

而身为文盲的朱元璋在剃度后的最初几年一直都只是个在寺庙里混饭吃的普通小沙弥,在那个年代,他这样的小沙弥根本就不值钱,脏活累活都得干不说,生活还毫无保障,苦逼的洪武帝还遭遇了寺庙破产,最后连小沙弥都当不成了,只能沦落成乞丐沿途乞讨。

不得不说,这也是命运的玩笑。

两个起点差不多的少年,最初卑贱到尘埃里的那个在后来一路扶摇直上,成了九五之尊,而一路高歌猛进的那个却在战乱中飘零半生,最后却还得参加对方开设的僧道考试,却只得僧衣没被授僧官,最后还是靠着友人的推荐才在天界寺谋了一个僧职。

道衍和尚比洪武帝只小七岁,以他的身家和年龄来说,这工作只能说是寻常。如今的洪武帝已经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甚至过起了退休后放飞自我的生活,而道衍,道衍和尚正在努力给燕王卖安利。

如果让任何一个熟知历史之人看到这一幕都会摇头感叹:这就是历史的惯性吗?这一对千古奇……君臣还是遇到了。

在历史上,道衍和尚一直在京城供职,他是洪武十五年马皇后去世,洪武帝为了指导儿子们给发妻念经祈福派去送给燕王的,而现在,马皇后还活得好好的,自然也就没了这一场陨石撞地球的见面,但不知为何道衍和尚还是离开了自己奋斗多年的岗位,来到了朱棣身边。

只不过这一次,他似乎并没有怂恿燕王殿下造他大哥反的想法,而是直截了当地指出燕王的未来在海外。

而他拿来说服燕王的理由也非常的简单粗暴。

“先皇是殿下的父亲,当今是殿下的长兄,太子是殿下的侄子,他们都与殿下是血亲,关系亲厚,但你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未来却不会这般亲近。”

道衍和尚捻着佛珠,对燕王若有若无、一脸欲言又止地看他肚子的表情视若无睹,他十分淡定道:“纵然当今有意培养未来世子与皇嗣的关系,但殿下难道当真信任这等少时短暂又脆弱的友情?”

天家无父子,父子之情都能说翻脸就翻脸,更别提幼年的隔了一房的兄弟情谊了。

幼时的感情的确珍贵,也足够美好,但那是建立在彼此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那份情感就像是心田里种下的幼芽一般,纯粹无比,却不够强韧,很难抵抗风雨和**,而且最关键的是,他的老父亲有二十多个孩子。

朱棣也是那个时候过来的,他这还是亲兄弟,都只有那么几个玩得好的,更别说堂兄弟、堂堂兄弟,甚至到以后必然出现的辈分差了。

虽然在朱棣心里,他老爹各种英明神武,但他打从心眼里觉得这事……着实有些不靠谱。

前几代人在还好,再过个两三代,只要边关一稳,双方间必然会爆发一场权利争夺。

“所以,殿下便不想防患未然吗?”

“你所谓的防患未然就是让孤同大哥说领兵出航?”朱棣想想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坦白说,在第一次听到大和尚的言论时,朱棣都以为这和尚是京城派来想要悄无声息削除他兵权之人。

但思来想去,他又觉得自家大哥不是这种人,大侄子都还没弱冠,再怎么心急也不至于这么早就开始布局,这才稍稍放松。

不怪朱棣胡思乱想,这年头海洋上的风险可要比起陆地上要大得多。

海洋实在是太宽广了,就算是大明王朝派出的巨轮应付起海洋以及海上复杂多变的气候来,也没有比一片落叶做得更好。

在以往,大明的大部分船只都是沿着海岸线航行的,在沿海的最大好处就是在关键时刻完全可以避入港湾,也比较方便救援和抢损。但就算如此,每年还是会有一两艘大船在沿海失事。

近洋尚且如此,若是远航,那便更危险了。

大明的使者团队每次出行之前都会拜过妈祖,出行的日期也是钦天监精心筹算过的,放在船上的避水兽、避水珠等各种镇船器物更是种类繁杂,就连船名都要取上些顺风、顺流之类的吉利名字。

至于吃鱼不能翻过身来吃,一定得把一面吃完了掀骨架吃另一面,不允许女性上船等等迷信行为,更是不要太多。

人到了海上,可没人看你身家贵贱,一律平等对待。海上天气变化多端不提,还有各种海兽凶猛,据说南边的船队就曾经遇见过比船都要大的深海巨兽,那巨兽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鲲,它从当时的船下游过的模样让一船的人做了好几个月的噩梦。

至于朱棣为什么知道这个……如今,随着远洋贸易带来的巨大利益,海运已经成为了大明的热门词汇,连带着,和海洋、异国风土人文有关的故事也充斥了人们的茶余饭后。

……主要还是因为大明这两年在搞文化建设,话本、小报之类的娱乐读物一下子少了很多,民众们失去了一个娱乐方式自然要去找另一个,现在大家的娱乐新风尚就是地理志来着。

游记这个东西在文笔上也没什么需求,也不需要太大的故事性,对文学基础也没什么要求,可以说只要会写字,又实地去过那地方,就能写,市场准入门槛可比旁的文体低得多,来钱也快。

而且写游记未尝不是一种低调的炫耀,这年头想要跨省旅游,单路费开支就差不多是一个寻常家庭一个月的嚼用了,更别提那些定制项目了。

而对于出版方来说,游记的篇幅一般都不会太长,而且因为故事性和连贯性相对没那么强,就算有哪位作者写了长篇大论也能进行拆分,分刊推送,这样成本也不会太高,在对市场进行试探的时候也更有余地。

热门小说推荐
绝品风流狂医

绝品风流狂医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