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古人常常以花喻女子,憔悴损,憔悴的是黄花,也是女子的容颜。大家学过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北宋。
苏轼将这几句词反复品读:“‘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李清照此句直承江淹《别赋》而来,写得纤细精巧,颇有具象,实在是好词。”
苏辙难得打趣:“确是好词,怪道能评判兄长。”
原来是自抱荆山之玉。
苏轼也不恼,笑眯眯道:“一妇人而见识若此,词坛有此女,倒也增色不少。”
引入那里的“三瘦”只是让人初窥其妙,如今越看多李清照的词,才越知道她为何会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
另一边。
秦观也为这句神来之笔赞叹不已:“我亦曾写过‘天还知道,和天也瘦’之句,本颇有自得之意,如今看来,确实不及此词。人比黄花瘦,暗承前句之‘消魂’,此句妙处,当全在‘莫道不消魂’矣。”
【这也是她和丈夫分别,她思念夫婿,饱受相思之苦的词人只觉自己比花色还瘦。可那时的黄花尚有人顾惜,如今却是憔悴损,又有谁会摘取呵护?她从黄花看到了自己的命运,不禁对花自怜,黯然神伤。】
哦~又是因为赵明诚。
没有人看到这样纤细婉丽的词会不动容,更何况“千古第一才女”本就让人有天然的好感,竟然还有男子娶了这样才华横溢的女子却不知珍惜,让她独守空闺寂寞幽怨至此!众人怒了,纷纷开口谴责:
“呸!薄情郎,负心汉!”
“渣男,离照姐远点!”
“照姐现在嫁给他了吗?没嫁的话看到快跑!”
赵府。
赵明诚也开始怀疑自己了,难道真的是自己辜负了李娘子,才让她余生愁苦至此?我我怎么能这样呢?
赵明诚一方面觉得男人三妻四妾本是寻常,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应该不会这样亏待发妻,毕竟李娘子才华横溢钟灵毓秀,他们应该琴瑟和鸣才是。
李府。
李格非抹了一把脸,有些尴尬道:“女儿啊,为父先前同你说的话,你就忘了吧。”
他就不该乱点鸳鸯谱!
【正当词人伤怀之际,窗外又传来了滴滴答答的雨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一句中词人又是如何借意象表达情绪?】
宋初,汴京。
西楼之上的李煜无言独立,中天一钩残月照彻庭院,院中的梧桐在月色下投下黑沉沉的寂寂的影,此情此景,倒是和那女词人有相同的感怀了。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他低吟了一句,忽然觉得自己和李清照很像。
晚唐。
温庭筠心有所感,怅然吟诵:“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北宋。
苏轼语带叹息:“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值此怅然之际又闻桐叶雨声,她这一夜,怕是又要难眠啊!”
【我们可以联系李煜的《相见欢》来理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这里,李煜借夜月和梧桐构成一幅凄清之境,而在李清照笔下,梧桐又逢上了细雨,梧桐叶宽大,细细密密的雨珠在梧桐叶上一点点汇集,再一滴滴滑落下来,由此才有“点点滴滴”的效果。
而前面的“到黄昏”则暗示雨一直下个不停,“无边丝雨细如愁”,这细细密密的雨也便织成一片愁网,笼罩在词人心头。于是,细雨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哀伤愁思的象征。】
“愁苦难捱,又逢上秋雨霏霏,怎会不伤怀?”李煜喃喃着,相较来看,竟觉此时光景是分外眷顾他了。
唐朝。
长孙皇后第一次见这样清丽婉约的词,又兼作者是个疑似被负的多情才女,天然便生出几分同情,不由得心疼道:
“苦了这姑娘,点点滴滴,听得这样分明,怕不是数着时辰过。”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