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庞统是襄阳名士庞德公的从子,早年为人纯朴,不显露才智。
因此,庞统早年一直未能得到别人的赏识,唯有庞德公很看重他。
在庞统年满十八岁时,庞德公让他北上中原,前去拜见司马徽。
当时,颍川名士司马徽人品高雅,能鉴别人才,弱冠之年的庞统就去拜见他。
见面后,司马徽在树上采桑叶,庞统坐在树下与其交谈,两人交流了一昼夜。
司马徽对于庞统的才华感到很是惊讶,称赞他应当是南州士子里的头名,于是庞统的名气就逐渐传扬开来。
当时,襄阳庞德公夸赞庞统为“凤雏”,因此当时的荆州人士都称呼他为“凤雏先生”。
后来,庞统被南郡委任为功曹,他注重人伦道德,每次称赞别人时,都言过其实。
有人感到奇怪就去问他,庞统回答说现在天下大乱,道德不振,好人少坏人多。
庞统认为,要想助长道德风气,不去美化他们的名声就无法引起仰慕,不足以让人仰慕向善的人就会变少。
现在选出十个人,如果可以得到五个向善的,就能达到推广教育世人、让社会有志之士自我勉励的目的。
此时,庞统回忆着过往的种种,不禁感到自己变了。
曾经的庞统有贤名,注重个人的口碑、风评,做事的行为准则也符合这个时代对士人的要求。
庞统自诩为名士、大才,可这些年来,庞统却总是怀才不遇,当然也和他不遇明主有关。
在庞统看来,刘表只是一守土之犬,刘裕、孙策又都是野心勃勃之人。
可一直到现在,庞统已经二十七岁了,这些年来,庞统不是在经商就是走在阴谋、夺权、反叛的路上。
庞统已经和昔日的理想和初衷渐行渐远,背道相驰,唯一不变的只有庞统的那颗野心!
是啊,庞统有野心,有一颗积极向上攀登的心。
或许从某种角度来说,庞统和刘裕、孙策是一样的,同样都是野心勃勃。
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是君,庞统却始终只想作为一个一人之下的臣!
“哈哈,士元兄好雅兴,不曾想在雨天还能品茶附风雅!”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从帐外传来,这让身处帐中独坐的庞统不由得一愣。
庞统循声而去,只见一名青年男子正身披蓑衣,头戴笠帽立在帐外。
“孔明兄!”庞统不由得惊呼。
原来,来人不是别人,赫然是诸葛亮、诸葛孔明!
光和四年(181年),诸葛亮出生于徐州琅琊郡。
他早年丧父,跟随叔父诸葛玄一起生活。
诸葛玄前往豫章,投奔袁术并担任豫章太守,诸葛亮及其弟兄也都跟随前往。
后来,诸葛玄官职被朱皓取代,诸葛玄又带着诸葛亮等人前往荆州,投奔时任荆州牧的刘表。
在荆州期间,诸葛亮与颍川人石广元、徐元直以及汝南孟公威到处游学。
诸葛亮经常抱膝长啸,他说石广元、徐元直与孟公威可以官至刺史郡守,而自己则可以成为像管仲、乐毅一样的人。
诸葛玄去世时,诸葛亮18岁,他来到隆中种地为生。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