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89章信守承诺援江阴
常州府江阴县,位于长江南岸,与靖江县隔江相望。
由于明末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规模还远远没有后世那么大,按照当地的地方志记载,江阴实际上算是沿海城市,历来为抗倭前沿。
因为抗倭战争的需要,嘉靖年间,江阴城墙由半土半砖的城墙改为全砖城墙,并增建子城,西门和北门外有月城,东门和南门外为瓮城。
城周九里十三步,按面积来说,超过了五个崇明县城的大小,为江南排名靠前的大城,城高二丈五尺,城门共有四座,东为春晖门,南为朝宗门,西为天庆门,北为澄江门。
当弘光元年清廷发布的剃发严令传到江阴后,江阴百姓愤慨至极,原本对于改朝换代表现非常温和的江阴百姓,几乎各个都成了坚定的抗清者。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违也!”
这不是封建迷信,而是扞卫自己民族本性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呐喊。
江阴百姓们的大声疾呼,成为了那个混乱、愚昧、野蛮的时代之中,一个响彻寰宇的口号。
发出了口号的江阴百姓,还不畏强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扞卫自己的内心理想,是明末清初时代,属于极其少见由底层老百姓发起的抗清起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中,书写了自己光辉的一页。
可以说给予其再高的褒扬都不为过,正是因为有这些民族脊梁的存在,才使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民族之林,发出最为闪耀的光芒。
只是此时的江阴百姓还不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的高尚程度,在他们的心中,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存在。
他们一开始并不反对满清政府的统治,因为大明政权实在是令老百姓失望透顶,只是当清政府发出剃发令后,江阴人民曾经委托地方乡老向上请愿,请求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但是清政府的答复是蛮横无理的: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清政府这样的态度,哪怕是一个微末的刀笔小吏也不由得发出掷地有声的答复:
“就死也罢!”
江阴的老百姓从五月底抗争到六月,又到了闰六月底,江阴城内的百姓们已经付出了数万人的伤亡,如果再加上四乡义勇的死伤,至少十余万人在清军的屠刀下丧生。
但是江阴百姓们的抗争也给了清军主要作战的刘良佐部带来了四万余人的伤亡。
此时的江阴人民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城内青壮早已经疲惫至极,精兵强将均已经伤亡殆尽,为了保卫江阴,江阴人民几乎将三十六计都用了一遍。
战到这个时候,清军甚至不敢再与江阴人民进行接触,他们的心中只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快攻下江阴城。
而带领江阴城创造了这么伟大创举的人,被后世的人们称为“江阴三公”:
陈明遇、冯厚敦和阎应元。
阎应元负责战术指挥工作,陈明遇负责后勤工作,冯厚敦负责思想政治工作,三公分工明确,指挥有序,让清军吃够了苦头。
到了这个时候,哪怕是坚定如阎应元,巡视了江阴城一遍以后,面对着江阴城三面围着的海量清军,以及江面上密密麻麻的清军水师,他也陷入了巨大的焦虑之中:
“程壁到底能不能为江阴请来强援?”
天气转好的时候,江对岸的靖江城突然隐隐约约地传来浓烟的感觉,此时北城墙的江阴百姓在内心祈祷:
如果那些人要是能来支援我们,那该多好!
或许正是因为仿佛在冥冥之中听见了江阴百姓的内心呼唤,张鹿安下令以孟大江为主将,率领水师黄玉龙部、尹尚德部、孟大广部和李霞部,载着廖自忠部、刘流部和毕盛仪部,向着清将冯用所部发动了最为猛烈的反攻。
冯用被迅如烈火的明军的攻势给打的苦不堪言,不得不率军退到了江阴岸边,背靠着江南岸边的红衣大炮,阻挡着明军的进攻,暂时稳住了阵线。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