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528章
秋高气爽,今日正是燕王府收割水稻的日子。
房玄龄与戴胄下完朝会,就直奔稻田而去。
“石初八家一亩,亩产三百五十二斤。”
“石老四家一亩,亩产三百二十四斤。”
房玄龄和戴胄的身后,还跟着数十名管事、胥吏,他们是来视察的,也是为了验证这些水稻的产量。
甚至连御史台都派了人来,看看是不是燕王府作弊了。
“现在已经有几十亩地收上来了,就算是最差的,也有二百八十斤,比粟米多多了。”
房玄龄笑得前仰后合:“燕王殿下放心,本官已经和陛下商议过,一旦水稻的产量确定,户部就会全部收购作为种子,继续推广。”
戴胄微微一笑,也是点了点头。
数万亩的水稻种子,就算是存活一半,在江南道、山南道等地,也可以种植出大量的水稻。
“当真?”
此言一出,李想顿时大喜。
要知道,南洋的水稻,产量可是大唐的两倍以上。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产量大,就可以推广开来。
在很多农民看来,比起朝廷提倡的所谓“高产”,他们更喜欢自己熟悉的作物。
因为他们抗风险能力太低了。
如果他们种下了新的种子,却什么都得不到,那就是家破人亡,除了逃荒,别无他法。
所以,在历史上,土豆、红薯、玉米等作物,过了很久才普及开来。
这些农民,也就是亲眼看到了新作物的高产,才愿意跟着种植。
可是,如果所有人都把自己当成小白鼠,那还怎么开始?
“燕王,本官怎么可能在这件事情上欺骗你?”
戴胄想着,用不了几年,大唐的粮食产量就会翻上一倍,脸上就堆满了笑容。
本来他是打算今年年底就退休回家的,现在打算再干一年,推广水稻。
“那陛下有没有想过,让胡人在山南道、江南道开垦农田?”
“这个......”戴胄看了房玄龄一眼,并未回答李想的话。
“燕王,这件事情事关重大,现在北方有薛延陀在作乱,如果我们把突厥人都调过来,岂不是会让薛延陀的气焰更盛?”
对于李想的观点,房玄龄并非不赞同,恰恰相反,很多胡人根本不值得信任,只要大唐内部一弱,立即就会发动叛乱。
所以将他们内迁至江南道,远离草原,由牧民转为农作,如此数代下来,虽然还会有威胁,却不会比南蛮更有威胁。
纵观华夏历史,又有哪一个朝代,是被南蛮给灭掉的?
“房大人,苏仿、秦安然他们不是已经带兵去攻打薛延陀的军队了吗?只要成功,薛延陀的人就不敢再入侵边境,再过两三年,水泥路就会通到朔州,我们还怕他们造反不成?”
李想见房玄龄迟迟不肯,开始给他讲解起来。
“燕王,薛延陀十万大军,哪有这么容易被击溃的?只要苏仿能震慑住夷男,让他们无法南下,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戴胄看着李想笃定薛延陀必败无疑的样子,忍不住说道。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