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抛开规矩不谈,抛开事实不谈,难道你们文臣就没一点错吗?武人凭啥要流血又流泪!
贤妃娘娘不过是个柔弱不能自理的女子,只不过跟她的丈夫说了几句话,凭什么要被你们这些人喊打喊杀?
这一通乱拳,周炯接不住,整个文臣圈子都接不住。
大杀器还没放出来呢,文臣这边自己就先乱了。
朝中开始弹劾元春干政的第三天清早,《大夏日报》头版刊载了自昭武年第一次北征开始至元祐八年八月底,兵部记载战死沙场的将士人数。
昭武十一年,北征鞑靼,战死一万四千一百八十二人,伤三万六千八百一十七人……
昭武二十二年,北征瓦剌,战死三万五千三百九十六人,伤五万一千四百七十三人……
昭武三十六年,平南战,战死两万八千八百五十五人,伤四万七千六百四十四人……
……
总计战死三十一万九千九百二十二人,伤六十七万五百三十九人,失踪四万三千五百一十三人。
三十一万九千余战死,六十七万余人受伤,加上失踪无法记录的,已经超过了一百万人。
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啊,分开来说每一战几万人的伤亡是不够多,但一加起来就吓人了。
一百万人,就代表了一百万个家庭。
同时在一位名叫“郑有言”的社评文章,这位不知真名的社评员引用元春的那句话,三问朝廷。
“战死的将士们不是兵部文书中的数字,而是一个个老妇的儿子,一个个女子的丈夫,一个个孩子的父亲……”
“诸公华服高座,请问老人的儿子如今何在?”
“诸公妻妾云集,请问妇人的丈夫如今何在?”
“诸公儿孙绕膝,请问孩子的父亲如今何在?”
这三问就像是一个魔咒,让不少人在脑海中演绎着一位位老人哭喊着自己儿子的名字,一名名夫人遥望着远方,一个个小娃儿哭着闹着要爹爹……
盛世,都是染血的!
那些正义感爆棚的年轻官员们,很快改变了对元春的看法。
什么迷惑君王祸乱朝纲,贤妃有说错吗?没有!贤妃有干涉政事吗?没有!
人家只是看不惯有人对待武将的态度,替她出身的武人家族说句话而已。
既然没有,那就不是违背祖制。再说了,立国百年了,在没用的时候,祖制就是个屁!
他们作为正义使者,要将正义的光洒向那一百万个家庭!
于是这群正义使者化身光明,开始将矛头对准了兵部以及主管兵部的内阁首辅周炯,火力全开。
贾琮骑着马来到皇城前,往日庄严肃穆的大夏门前却聚集着上千百姓。
他拍马上前查看情况,却见内阁首辅周炯的马车被十余名老者拦在了金水桥头。
其中一名白发老妇人,被一名身着孝衣的少年郎扶着。
原本护卫周炯马车的禁军将士只挡着其他人不让上前,却未对老妇人如何,反而故意让开了一条路,让其能够接近马车车厢。
老妇人身着普通,上面还有几个补丁,明显家境不怎么好。
不过她此时的气场很足,压得驾车的周家马夫不敢与之对视。
她死死抓着马车的车辕,朝着车厢中的人问道:“宰相大人,民妇的儿子战死在南疆,他为国征战马革裹尸,民妇为他骄傲。但民妇听闻宰相大人欲让贾荣国回京,是打算让吾儿白白牺牲吗?”
四周的哄闹声随着这句质问瞬间消失,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向了马车车厢。
车厢中的人没有回应,老妇人却没放手。
她再次开口:“既然宰相大人觉得南疆不要也罢,那还请宰相大人把民妇的儿子还给我!”
车厢中的人依旧没有回应,四周原本还想上前维护周炯的官员却已经心惊胆战,悄悄止住了脚步。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