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41章
接下来,史可法带着属官分发粮食,记录在案。
中间有兵备宪司接到王家上告,前来过问,但都被史可法敷衍过去。
而李毅也不会只对王家讨粮。
榆林周围的延绥大户,都在他讨粮的范围。
于是,一个月来,官道上到处都是结队奔走的饥民。
他们在保长、甲长的带领下,列着散乱的队形,扛着农具,拿着木棍,颇有几分贼寇的架势,吓得官道上行人奔逃。
其实,这也是李毅故意为之。
接下来明末形势会越来越糟,一旦失去杨鹤的庇护,他定然会被清算。
所以他在加紧训练碎金军之际,也让农会管事们宣讲天下大同的想法,提升自己的声望,再组织饥民,以队列训练他们。
若是自己一旦造反,只要简单武装,就能从饥民中拉出一支万人的饥民军队出来。
各支饥民都有三四千人,在农会和属官的带领下,分别向着榆林周边大户奔去。
有赈灾官署的庇护,三边总督杨鹤的影响在,地方官府根本不敢阻拦。
饥民也不闹事,就是堵在官绅大户的宅院门前,唱些讥讽为富不仁的小曲。
若是官绅大户敢动手驱赶,伤害饥民。
隐藏在里面的碎金军就会组织饥民围攻宅院,闯进去占据房屋,搬运家具,但不会伤害大户家眷。
接连几家豪绅大户受不住饥民围堵,纷纷捐献钱粮。
只是一个月,赈灾官署就获得了两万多石粮食。
只不过这笔粮食不可能全都分发给饥民。
如今榆林的饥民在农会和赈灾官署的管理下,已经慢慢趋于稳定。
可是延绥饥民主要集中的地方是延安府。
接下来,赈灾官署和农会还要想办法赈济延安府的饥民。
经过这段时间,农会和赈灾官署配合越发默契。
由农会组织管理饥民,而赈灾官署负责统筹和应付官府。
这样的模式下,无疑给农会在饥民中宣传天下大同,吸收农会成员创造了极好的土壤。
单单榆林饥民就有近万人想要加入农会,吸收的管事也有近百人,农会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这样一来,李毅就能尽量调动人手,跟着自己去延安府赈济饥民。
他让王五负责榆林饥民,自己先返回碎金镇,调集管事赶去延安府。
离开榆林的时候,李毅专门去了一趟碎金酒楼。
高小甲见到李毅到来,将他带到一间雅间。
等到小二上了茶水,退了出去。
李毅端起茶水道:“粮商的事情,有眉目了吗?”
高小甲挠挠头道:“倒是有些粮食愿意卖粮给我们,可是他们趁火打劫,要价比较高。”
“要价再高也要尽快买下来。眼看着西北的局势越来越乱,接下来粮价一定还会再涨,我们要早做打算。”
“师父,咱们也是要囤积粮食等着涨价大捞一笔吗?”高小甲问道。
李毅敲了他的脑袋,低喝道:“西北粮价本就高,咱们怎能囤积居奇。我们积攒一批粮食,等到关键时刻,有大用。”
“大用?”
高小甲不明白李毅所说的大用是什么。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