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南蒯看来,他至少还有一丝希望,因为此时的费邑已经被自己献给了齐国。
那就请齐国出面吧,只要齐国出兵,那费邑就不是鲁国的。
但齐景公会出兵吗?
齐景公客客气气接见了南蒯,但嘴上却开着南蒯的玩笑:“失败了吧?看来,做叛徒没好下场啊。”
南蒯脸一红,但立即予以反驳:“主公,臣背叛季氏不假,但臣之所为,乃为振兴鲁国公室!行大义,又怎能拘于小节?如今,费邑属齐,臣请主公出兵,将费邑收归吧。”
这个时候,齐景公得报说鲁国卿大夫子叔弓已经率军进驻了费邑,在一旁的齐国大夫公孙晳对齐景公耳语道:“主公,举大事要紧,不要节外生枝了。”
齐景公一听,心头一紧,对,不能节外生枝。
原来,齐景公见这些年楚国风头甚足,大有超过晋国之势。
西方大国秦国也屡屡冒犯晋国,戎狄武装与晋国更是连年交战。列国诸侯对晋国早就心生不满,
自负雄才大略的齐景公正在谋划着一盘大棋:取代晋国成为新的中原诸侯联盟盟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需要齐国不断拉拢列国诸侯,邾国、莒国、卫国、宋国等国都有希望站队齐国。如果鲁国能够跟着齐国走,那齐国称霸江湖就又多了一份胜算。
此时,如果为了一个鲁国叛臣而与鲁国交恶,实在不符合齐国利益,不符合齐景公的图霸中原大计。
更何况,鲁军已经进驻费邑,难道齐国真的向鲁国开战?
这当然不划算。
费邑毕竟是属于鲁国的,除非你南蒯能够守住费邑,让费邑人心都归附齐国,那寡人顺理成章取得费邑。
但现在再想着费邑,那实在是太愚蠢了。
见齐景公点着头,公孙晢对南蒯严肃道:“大夫难道还不知罪么?您是季氏的家臣,却谋求损害季氏利益,这样的背叛,可不是什么不讲小节!
作为家臣丧失了初心,完全没了信义忠诚。不用说您打着振兴公室的理由,哪怕是您搬出振兴周王室这样高大上的理由,也不会有人支持的。”
南蒯被呛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无奈只好悻悻而退。
费人赶走了南蒯,鲁军进驻了费邑,那费邑就回归了鲁国?
暂时还不行。因为费邑曾经宣布归了齐国,费邑相关人口土地等图籍都被南蒯献给了齐景公。
所以,鲁国虽然实际上收归了费邑,但名义上,费邑是属于齐国的。
费邑人又行动了,还是司徒老祈和小司徒虑癸,他俩一商议,决定把这事解决了。
于是,两人赴齐国求见齐景公,将费邑的情况对齐景公作了解释,最后请求齐景公同意费邑回归鲁国。
齐景公本就不再想什么费邑归齐这档子事,将手一挥,大方爽快道:“拿回去吧,齐鲁本就是友好邻邦,寡人怎能得不义之财?对了,回去告诉民众,背叛是可耻的,做人,必须忠肝义胆。”
公元前528年春,齐国派齐国大夫鲍国将费邑相关籍册交还给鲁国,办理完交割手续,费邑总算回归了鲁国。
就这样,鲁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家臣之乱,终于得到平息。
注意,这是家臣之乱,是指并非国君的臣子作乱,而是季氏家族的家臣作乱。
但就是这样的内乱,也严重影响着鲁国的国家利益。
之所以说这是又一次家臣之乱,那是曾经的叔氏家族也有过家臣之乱,就是叔孙豹所宠信的家臣竖牛之乱。
但那个乱,只是严重影响了叔氏的家族利益。
而这次南蒯之乱,已经上升到严重影响国家利益的地步了。
这说明了什么?
今后的鲁国内乱,除了国君与三桓家族的矛盾激化而导致的内乱外,还有一个就是三桓家族那些个牛气冲天的家臣搅起的乱象。
可以预见的是,这种家臣之乱,将在鲁国时起彼伏,成为鲁国在春秋末期的另一条主线。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