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仲由连连叹息,再次返回向孔子复命。
孔子嗟叹不已。
仲由见老师郁闷,劝道:“唤子见客,乃守长幼之礼,宾客之道。既是知礼守礼之士人,为何弃君臣大义于不顾?择山林而隐,只顾自身,非高士也。”
众弟子纷纷点头赞同,大家讨论起来。
士人求学为了什么?学而优则仕。不出仕,又如何为国为民?隐士,多为逃避现世者,虽有才,却弃国弃民于不顾,乃无德也......
听着众弟子的讨论,孔子未加评论。弟子们的话,都是对的,也是自己所坚持着的。但经历了这么多,孔子貌似觉得哪里不对。
学而优,非得出仕为官么?
自己碰到不少高人,但不少并非在朝为官,而是选择隐居。难道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
一路而来,弟子们纷纷议论着,孔子胡思乱想着,傍晚时分,前方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
河水清澈,河道甚宽,河上无桥,欲过此河,须得舟渡。
仲由四处望了望,无舟,更无渡口。这怎么办?
仲由对孔子道:“请夫子稍侯,弟子前去问津。”
津,指渡口。仲由说去问津,就是前去打听渡口在哪里。
仲由在附近走了一圈,没找到人,无人问津。
眼看天要暗下来,仲由正着急,突然听到前面一土坡后传来有人说话的声音。
只听一人哈哈在笑,一边笑一边道:“长沮兄,那宋人也有趣得紧,一直苦等着野兔再次送上门来,结果误了耕种。”
又听另一人道:“桀溺兄,今你我两人耕种于此,可千万不能守株待兔哦。”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笑着。
仲由听出了故事来,原来此二人一人名长沮,一人名桀溺,两人所说的,应该是宋人守株待兔的故事。
这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宋国人,有一天正在地里耕种,突然有一只野兔窜来,因慌不择路,结果一头撞死在地头一个块石头下。
宋人大喜,上前捡起野兔,回家后煮了美美吃了一顿兔肉。
如果天天有这等好事,那还辛苦耕作什么?
于是,宋人就天天守在地头,不再耕作,苦等着野兔。
野兔呢?当然不可能再有一头撞死在宋人地头的野兔了。
于是,田地荒芜了。
仲由当然听过这则故事,但此时的他只想着找到渡口,此处既有人在,那自然知道渡口所在。
仲由忙爬上土坡,果发现有两个人,看来是刚锄完草,见日暮西山,两人正要歇锄而归。
一人清瘦而颀长,一人壮实而高大。仲由刚听到两人说话,知道一人叫长沮,一人叫桀溺。看来,那瘦长的叫长沮,那壮实的叫桀溺。
又是锄草的,怎么自己净遇到农民伯伯?
仲由上前,施了一行,恭敬道:“两位有礼了。”
长沮和桀溺两人互看了一眼,长沮扑哧笑出声来,轻声对桀溺道:“桀溺兄,兔子不是来了?”
两人哈哈大笑,转而上下打量了一番仲由,问道:“汝是何人?”
仲由忙道:“吾乃鲁人仲由是也,今随老师孔夫子经过此地,大河挡路,迷津于此,请先生告知,不胜感激。”
长沮问道:“孔夫子,是否鲁人孔丘?今在何处?”
仲由听长沮直呼老师之名,心下不悦,碍于问津于人,也不好发作,领着两人上坡,手指孔子方向,道:“就在那里。”
桀溺和长沮手搭凉蓬望了望,道:“孔丘呢?”
仲由看了看后,道:“那身高魁梧长者即是吾师孔夫子也。”
桀溺微微摇头,自言自语道:“既是孔丘,应无所不知,怎不知区区一津?”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