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妥,实在不妥!”
皇极殿内,户部尚书方岳贡正在极力劝阻崇祯皇帝。
“陛下免全国一年田赋也就罢了,如果再免了徭役,地方衙门的一应所需都需要朝廷供给,这将是一笔庞大的支出!按照国库目前的存银,根本不够一年使用!”
“我朝税赋起运和留存比例大概是五五开,现在地方没有留存,国库存银不足一千万两,地方没钱需要从国库支取,这些钱最多用到十月份就没了!”
内阁首辅李邦华也劝:“陛下慎重,国库和内廷的钱加起来也只能使用一年。如果明年夏粮征收不及时,又将面临无钱可用的窘境。徭役银加起来有百万两之巨,虽然不多,却能救急!”
范景文和邱瑜也碎碎念的劝个不停。
吴三桂走后,崇祯与内阁商谈吏治和经济问题。
在谈吏治之前,他率先把刀子砍向了徭役。
整顿吏治的目的无非是治理贪腐。
贪从何来?
官员贪腐的途径大多只有一条:借着收缴赋税的机会,横征暴敛,私自加派。
朝廷让收一两,他们收三两。朝廷没有这部分税收,他们巧立名目加派。
想改革吏治解决贪腐,必须先把贪腐的途径掐死。
就像他穿越前的农村贪腐问题,不交公粮后,与公粮有关的贪腐问题瞬间消失。
“你们不要再劝了,朕决意整顿吏治和贪腐。先从京师开始,一个月后如果没有成效,朕全听你们的。”
内阁见状没有办法,只能暂时同意。
其实李邦华也想知道皇帝方法是否奏效,如果有效的话他会立刻安排全国效仿。
“吏治是诱因,流贼屡剿不绝的根本原因是官商勾结!”崇祯盯着四位阁臣,若有所思。
李邦华不明所以,急忙拱手:“请陛下示下!”
紧接着,崇祯把他掌握的情况详细的说了出来。
历史上。
明末的粮食总体是够吃的,除了灾害严重的地方,其他地方粮食都有富余。
够吃为什么还会造反?
究其根本,那些农民是被官商勾结逼反的。
众所周知,明朝是银本位。
立国之初赋税征收的大部分都是实物,到了中后期,大部分赋税由实物改征白银。
征收白银没问题。
但当时的明朝人口增长,再加上大部分银子被藩王,商人,富户乡绅藏在府中舍不得花。
久而久之就出现一个问题:市面上银子紧缺。
更要命的是,朝廷税赋征收的是银子,农民必须把粮食换成银子才能缴纳赋税。
于是夏粮和秋粮收获后,买粮的商人借官府催收田赋的时机,拼命压低粮食收购价格。
本来一石粮食能卖一两银子,为了尽快兑换银子应对官府的催收,农民需要用两石甚至更多粮食来换取一两银子。
按理说天灾时粮食涨价,但农民手中的粮食偏偏卖不上高价。
更有甚者,他们把手里所有的粮食都兑换成银子后发现,这些钱还是不够缴纳赋税的。
他们能不反吗?
当崇祯把这个理论说出口后,内阁几位成员站在原地,久久无语。齐聚文学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