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建文四年,正月二十八。
朱棣带百官祭拜完太庙,没几日便宣布登基称帝,并定于次年元月元日,改年号‘永乐’。
虽然现在还是正月,但朱棣最终还是选择在这一年,继续建文的年号。
之后,就是熟悉的论功行赏和杀鸡儆猴的环节。
丘福升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
张玉前世勇闯敌阵救朱棣,力竭战死,靖难成功后,追封荣国公,谥忠显,后追进河间王,改谥忠武。
不过这一世朱棣安全的很,也不需要他救,但最后还是加封荣国公。
朱能累功升至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加太子太傅。
姚广孝最终拒绝了朱棣的封王,只答应任僧录司左善世,加太子少师。
而功名最显赫的当属中山王徐家,一门两国公。
徐辉祖袭爵魏国公不变,却掌了五军都督府左都督。
但在他身边,还有李景隆掌着右都督的职位牵制。
徐增寿则被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进爵定国公,子孙世袭。
当初靖难‘抵抗’的那些老将,结局也不一。
郭英出了胸中一口恶气,心满意足。
他知道自己不会受朱棣的信任,急流勇退,谦辞了晋国公的机会,养老去了。
但朱棣仍将其‘侯爵’之位,改为‘世袭罔替’。
至于耿炳文,虽然也保住了他的爵位。
但他知道从此之后将不再受皇帝信任,带着老小回了凤阳。
李景隆虽然爵位没法升,但掌了右都督的职位,实权却是极大。
唯独靖难最大的功臣,苏谨,却在封公的诏书上一字未提。
不少官员甚至暗自猜度,是不是苏谨军功太甚,功高震主,朱棣开始忌惮他了?
有些人,已经忍不住开始眉飞色舞。
要说这永乐朝,这些官员最怕的是谁?
恐怕并不是眼前这位,能决定他们生死的永乐大帝,而正是这位声名不显的‘酷吏苏’。
这小子在洪武朝的时候,就没少跟他们作对,现在都到了永乐朝,也该消停消停了吧?
要是这位新帝仍像洪武爷那般‘宠幸’苏谨,他们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果然,在之后的安排上,他们就看出朱棣真的对苏谨‘不满’了。
齐泰、黄子澄,在朱棣登基的第三天,就被下令满门抄斩。
齐泰全家被杀的就剩一个六岁的儿子,还被流放到了西域。
用朱棣的话说:你齐泰给建文出馊主意害死我二哥,那就用你儿子,去给我二哥守灵赎罪去吧。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