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47章 禾目天目(第2页)

“天目”在日文中的是形容“黑釉茶碗”的专用名词,“禾目”就是青苗林立,中国人习惯称之为“兔毫”,形容釉色中的银丝像兔子的毫毛,密集树立。

看到这只兔毫盏,卢灿明白过来,坂本五郎为什么来澳门——九成九为了这件东西。

卢灿伸手将这只建窑盏拿起来,很轻,这说明胎质一般,又看了看茶盏的内外壁,笑着摇了摇头。

建窑所出的“天目”,在东洋所引发的风潮,外人无法理解,包括卢灿。

国人欣赏瓷器,喜欢完美,流釉要全,图案完美,色泽丰盛,器型要正。

而眼前这尊茶盏,明显流釉不均匀,圈足无釉,盏壁还出现堆釉现象,瓷胎也很松,所以,如果以宋代文人,以至于传统收藏家的欣赏目光来看,这件东西,怎么说都是次品!

也因此,建窑所出瓷器,在当时几乎都是社会中层以下的人在使用,而那些权贵及文人,是不屑于用这种瓷器——有汝钧官哥定五大窑瓷器,为嘛要用这种不合格的次品?

即便是斗茶,这些权贵阶层也更喜欢定窑的黑瓷,而非建窑瓷器。

但是,这一瓷器,在东洋受到疯狂追捧。

这与每个国家的文化氛围和审美倾向有关。

东洋人讲究残缺之美,习惯于枯寂,喜欢从简陋、简单、简洁的意向中,感叹美,找到审美的意义,这就是东洋的“侘寂”美学文化。

建窑盏的釉色、器型,无疑戳中了东洋人的美学,也因此,自从西渡来华求取真经的宋代东洋和尚们,将建窑盏带回之后,他们的商船或使者,来到中原后,几乎都要寻找一些建窑盏带回国珍藏。

这也是建窑盏为何在东洋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

千万不要相信建窑盏在东洋只有四只的说法,央视曾经做个一次调查,在东洋各大博物馆展存的建窑盏,就足有二十多只,更勿论民间藏家和私人艺术馆,过百几乎是一定的。

卢灿虽然没办法将这只茶盏等同于宋代五大窑瓷器一样欣赏,可也不排斥它——有很多很多人喜欢它,就说明它具备很高的展存意义。

没错,他打算将这件东西连同刚才张维屏的砚台,都从许胖子手中抠出来,送进虎博。

这件建窑盏,大约花费了卢灿三分多钟。

这样一来,他看完六件抵押品,拢共花费十六分钟——许胖子在旁边频频看表。

再下来是三件金银器。

在一枚老式金元宝面前,他略作停留,上手掂了掂,又翻看底部印记,铸有“南墅”二字。

这是广东十三行潘家私铸的金元宝,镇宅压库所用,不知怎么出现在葡京酒店。

这一处可能也是得分点!

广东十三行潘家,具体指的是潘振成和潘有度父子。因为潘家父子都会说英语,所以,潘家开设的同文行几乎垄断了与英公司的生丝贸易,成为当时的巨富,与卢灿的祖上卢观恒、怡和行行主伍秉鉴、义成行的叶上林,并称为“广州四大富豪”。

金元宝上的“南墅”,是指潘家建在珠江南岸的园林。

如果是家族库存的金元宝,一般会铸上姓氏或者家族标记,只有镇宅钱,才有可能铸上类似于“南墅”这类的院落名称。

所以卢灿认为,这一点有可能拿分。

这枚金元宝,重量在一千二百克左右,纯度在八十五至九十之间,掺杂有一定量的紫铜和白银,在当时已经算是“纯金”。

在金银器区,拢共只花费了两三分钟,很快他进入字画区。

热门小说推荐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