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定国就站立在中间阵型的大旗之下,用望远镜观望局势。
两万久战精悍锐士,列好阵型后,竟是整肃无声,但凡大旗一挥,军令传达,便是数千甲士一同举止,恍若一人。
戚继光在兵书中说“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从枪戳来,从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
这是当初有人也许是小说看多了,就问戚继光,那些江湖豪杰十分厉害的刀枪武艺,在战场上能不能大杀四方?
戚继光便如此作答,大概意思就是:屁用没有
什么叫精兵?不是说你武艺精湛,而是纪律严明,举止如一!
阳光下,三个半圆型军阵刀矛闪烁,甲胄森立,寂然无声
李定国见此军容,不禁颔首,经过七年打熬,这支军队已经堪为戚继光书中所言的强军之列了。
-------------------------------------
“吁!”
一阵阵嘈杂的人马厮喊之声,延绵十数里,九万大军,铺天盖地,黑压压的一大片,犹如乌云一般,席卷河淮平原,缓缓朝着滚滚波涛之侧的黄河岸边推来。
当初由于入关实在仓促,且入关后,清军主力绿营,基本上都是投降的明军就地改编,故而清军绿营的军服,一直都没有好好统一过。
大部分都只是沿用了以前的明军衣甲,有的为图区分,就在额头上裹有绿布或者黑布,用以区分。
(清朝五德属水,尚黑,绿营就是因为旗帜为绿色,故名“绿旗军”,后称绿营。)
图海带着麾下几位重要将领,正红旗参领哈什屯、鄂克济哈,新军总兵赵良栋、孙思克、陈锡等,跑到队伍最前面,隔着数里,用手中望远镜打量远处的明军军阵。
“这是什么乌龟阵?”
参领哈什屯抱怨道
他是将门出身,其祖父就是努尔哈赤麾下战将了,见识到也颇广,虽然没读过史书,更不知道刘裕北伐故事,但却也并非没见过类似的事物。
当年戚继光移军蓟镇以后,就使用以佛郎机、战车、精锐步卒相互配合的车阵,对付鞑靼骑兵,颇为见效。
此后明军边镇,尤其是蓟镇、辽东兵马,多喜欢用这招。
但效果其实并不怎么样,再厉害的方略,也得有人来执行,戚继光之所以厉害,那是因为戚家军精锐无当,反之,随着军事败坏,火器偷工减料,万历以后的明军所谓车阵,已经发挥不了多大威力了。
不过,谁都知道,这李定国部本就是明军精锐,搭配上如此阵势,却是让人有些棘手了……
图海看了良久,暂时没什么思绪,转头向诸将问道
“各位可有什么良策?”
参领鄂克济哈是个粗人,直接疾声道
“这有什么,先押两万绿营兵上去,试探一下,疲敝明军,然后咱们满蒙精锐,在择机突进即是!”
一旁的赵良栋闻言有些皱眉
虽然他知道,对方所说的绿营,并不包括自己所部的新军,但心中还是有些不舒服,如此打法,固然能见效,却明显是拿绿营汉卒的命在填,以眼前明军军阵严密程度,就算真的能创造机会,死伤恐怕也不下万数。
于是出身请命道
“大人,末将以为,可以先用火炮稍作试探,据末将观察,明军列阵,往往都会在阵中部署大量火炮,眼下我军尚不知这些火炮的位置,贸然进攻,可能会被炮火突然杀伤,败坏军心,不如先以火炮试探,暴露其阵中炮位,再做思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图海不禁赞同颔首
“擎之(赵良栋字)所言乃老成之策!”
站在赵良栋身后的孙思克,却是也建议道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