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百四十八章 分配(第1页)

长乐宫最终只能选择了投降。有什么好抵抗的呢?是有兵,还是有粮啊!还是外面有援军能来啊!啥也没有?那人家能给你机会投降,你还不抓住?就这样,长乐宫门大开,董太后携一众汉之遗泽,正式向泰山军投降。宫里的公卿在按照不同名单被押走后,长乐宫就被泰山军给接管了,后面一些重要的战犯就会被关押在这里审讯。自此泰山军用了三天,终于彻底控制了长安。泰山军对待战俘的办法普遍是采取劳改,而这就苦了这些个公卿了。他们有的要为军队浆洗衣服,有的需要驮运死尸出城埋葬,每日都要来回数十次,简直是要了这些人的老命了。当中不少人曾经找过段煨的门路,毕竟段煨也算是他们圈子的一员,现在你段煨投靠了泰山军,不拉咱们一把?但可惜,段煨也是真没办法,他自己在泰山军都胆战心惊的,如何会给自己找这个麻烦。所以,段煨也只能和这些人说,暂时忍耐,改造结束了,也就好了。最后这些个旧人知道这老段也靠不住,所以就和他借了点米。这一次大乱后,这些公卿的家财基本上都被一锅端了,不是被凉州兵抢了,就是被河东兵抢了,有限的几个,在泰山军入城后也被封存了。现在朝廷也跑了,泰山军也没说用他们,以至于他们现在连个俸禄都没有。生计困顿啊。现在来都来一趟了,肯定是得多从老段这边敲几笔,不然家里人都要活活饿死了。其实这些人倒也是多虑了,随着泰山军彻底控制了长安后,城内的秩序开始得到了肉眼可见的改善。任何城破的时候,总会有人趁火打劫的,尤其是对于长安这样的大都邑,里面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其中被公卿、大佬们豢养起来的游侠群体,在他们背后的公卿们或死或逃后,就成了混乱制造的主要人群。这些游侠本来就是为公卿们办脏事的,对于长安的情况非常了解,再加上彼此之间也有恩怨,于是大乱来临后,自然有仇报仇,有怨抱怨。而泰山军入城后,着力打击的就是这么一群人。你地头蛇怎么了?你了解地情怎么了?咱们泰山军就是沿着街道,一条一条去清,你跑回家就算了,但凡还呆在街道上的,统统抓捕。而留在家中的,泰山军也开始挨家挨户开始甄别人员,身份有疑问的就带到长乐宫中盘问,没有疑问的就发放户籍证,每户可凭证去各坊市领取口粮。泰山军这样的接济举措,一下子就稳定了长安的人心。作为大汉的西都,长安有内外之分。内的部分其实就是长安城内,这里有未央、长乐、桂宫、北宫和明光宫等宫殿区,还有分布在未央宫北阙一带的公卿宅邸,也叫“北阙甲第”。这些宫殿、宅邸就占据了长安的三分之二的面积了,然后再加上各级官署、公东西两市、武库、太仓,城内就几乎就占满了。所以内城是没有普通人的落脚的地方的,甚至他们要进城都需要相应的符节。而如黔首、徒隶、商贾、学生这些普通人,就只能住在城外。其实最早的居民区也是在城内的,那时候还在城北一片,由纵横交错的街道划分成一百六十个闾里。但后面在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宫殿,这些闾里基本上就被迁移到了城外了。长安城外并不荒凉,实际上,作为天下都邑,城墙的作用更多的是空间的分隔,而不是单纯的军事作用。大规模的祭祀观庙都在城外,如辟雍、灵台、泰一和九庙等礼制建筑就在城南。再加上大量的平民、黔首、学生都生活在城外,使得城外成为了非常繁华的生活区。但再是繁华,在刀兵下也是梦幻泡影。连城内有墙垣、有部曲护身的公卿们都不能免于破家,城外那些只有茅草、瓦舍的小民,就更是维艰了。尚德里是长安城外西南边的一处平民闾,因为在西南,正好躲过了河东兵和凉州兵入城的通道,所以也是周边闾里中破坏比较小的地区。那天大乱,黑云压压的,城外的黔首百姓们只是觉得那一天有点压抑。但谁都不知道,他们的生活就是在这一刻陷入了黑暗,性命全在呼吸之间,生死难料。大乱是从城内陷开始的,一开始城外的百姓们只是遥见未央宫的方向,看见火光冲天,烧红了天空。长安城外的百姓并没有多少变乱的经验,因为百年来,就是最洪水猛兽的羌人都不过打到扶风一带,距离这长安脚下还远着呢。所以,多年来,不闻兵声,长安人的神经明显就慢了一大截。不少人还翘着脑袋凑热闹,相互调侃着,是不是又是哪个倒霉蛋不小心把宫殿给烧了。但很快,混乱和恐慌开始蔓延到了城外。因为劫掠了的凉州兵也不傻,他们抢都抢完了,还留在这里做什么?所以也纷纷从城内奔出,准备逃回家乡去。,!于是,城外也开始骚乱起来,那些乱兵胡乱抢掠着,反正杀兴上来了,杀了就杀了。但乱兵的影响是有限的,毕竟这些里户区这么大,穷也是真的穷,谁费那个力去抢呢?可恐慌却会是蔓延的,这些长安人不傻,知道城内一定是大乱了,现在长安非常危险。于是,有人就想带着全家一起逃亡,可以从蓝田那边去南阳,然后去荆州。然后也有的想抛妻弃子,独自逃跑的,觉得多一个人就是累赘。但更多的却是就是想跑也跑不了。大部分的黔首是非常贫穷的,他们也没什么大车可以携带家当,你让他们抛弃家业去南方逃命,属实放不下这个决心的。这也是历朝历代,明明大乱了,为何还会有人留在家里,不去逃命。其实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尤其是看到别人都跑了,你怎么会不想跑?但只要细细思量一下,就知道逃难的不易。一个正常家庭里,肯定不是全部都是劳力的,上有七旬老母,下有待哺婴儿,家里妇孺、老人都在,你带着这帮子人去逃难,路上遇到个匪类乱兵,那就是阖门遭难。然后还有一个现实的,自古穷家富路的,带着一家子逃难,这吃食从哪里来?去投靠驿馆,那钱从哪里来?以普通寒微之家,逃难就是一路乞讨。此外,还有一个就是你要跑也要有个地方跑吧。这些黔首们远无亲族,近无至友,逃到外乡又有哪里可以栖身呢?以上这些皆是逃难的不确定,无论遇到哪个,都不会比现在留在家中来得更差。而且,家里就是再穷,也是祖辈几代人置办下来的,一旦逃跑了,那这些东西就算都舍弃了。到时候就算能回来,这家也不知道要被谁给占了去了。你让这些普通人如何下得了这个决心逃难?与其浮萍而生,终不如抱团而死。于是,在那个混乱的日子里,这些人只能哆哆嗦嗦的守在家里,听天由命。这就是普通人在动乱时期的现实选择。其实他们没有选择,只能接受既定的命运。但好在,这些人的命不错,因为最终占领长安的是泰山军。泰山军无论是口碑还是具体的行为都是标杆了,在稳定城内局面后的第一时间就开始给长安百姓放粮。这些粮食大部分都是从城内太仓、公卿宅邸中征收的,现在正好用于维系地方上的稳定。但因为长久的政治对立,再加上某种复杂的情愫作祟,长安的老百姓对于泰山军依然抱有敌视和怀疑。其实泰山军自己也很清楚,那就是千万别觉得所有穷弟兄都是你的弟兄,人家长安人就是再惨,那也是自认为是天子脚下的人上人。对于公卿,他们天然敬畏,反倒是表现出道德的泰山军,他们却哪哪看得都不顺眼。但不顺眼归不顺眼,也没几个故意给泰山军找事的。相反,倒是不少黔首去附近太学舍那边去找人来写字。他们从家中翻出少用的黄布,请太学生们给他们在布上写着:“此间为良善之家,泰山军勿扰。”这办法也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反正大家都开始这么做了。其实,这些黔首们的行为很伤泰山军基层吏士们的心。一开始,他们放粮的时候,看到城外遍插黄旗,以为他们泰山军真的是人心所向,所以还是很高兴的。但等他们细细一看黄布上的字,简直是气得要死。合着这些人会以为他们泰山军会闯这些人家里骚扰,这不是污蔑人嘛。而且说个很难听的,你们这些人在乱兵面前跪得和孙子一样,想要活命都要求爷爷告奶奶的。怎的,现在咱们泰山军来了,你们开始硬起来了?合着就是欺负咱们泰山军是好人呗!妈的,好人就应该被这么污蔑的?所以当时好几个泰山军吏士气得直接将黄布给扯了,开始骂这边的长安人,但没多久,法曹的人来了,直接就将这几个吏士给带走了。之后,负责放粮的泰山军吏士就克制了不少,但也开始对这片的长安人爱答不理了。但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于禁耳朵里,他这人不像那些宣慰使总搞虚的,他只告诉负责放粮的军需,在那一片按照最低标准放,只要饿不死就行。相反只要是正常的,或者只是单纯挂黄布的,就依旧按照标准发放。只是这样一改变,西南这片闾区就开始明白过来了,很快下面人自己就扯掉了黄布。大伙心里也明白,眷念大汉归眷念,但少吃一点泰山军的粟,那是万万不行的。而这些人的行为落在基层的吏士们眼里是什么?那就是,这帮人,就是贱。这事情只是一个小风波,这段时间于禁简直是忙得飞起。一方面他要加强城内的治安,一方面还要整肃军队里的士气。他自己带的西征军还好说,那都是从京都开过来的,眼皮子已经没那么浅了。但段煨手底下的数千凉州兵却不好管。,!这些人不敢明目张胆的劫掠,但在清理乱兵和街道时却收获颇丰。泰山军有纪律,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上缴,但凉州兵却没这认识。但偏偏于禁也知道自己不能直接让凉州兵交东西上来,不然弄不好就是哗变,到时候好不容易稳定的局面就还是要反复。但不上缴吧,那他于禁怎么带手底下的泰山军?还是那句话,没有人不爱钱。就算你不爱,那也不能要求兄弟们也不爱,不然迟早出事。就在于禁这边左右为难的时候,段煨的那个军师祭酒自己主动过来献了一条计策,那就是统一上交,按力分配。那人的意思是先建立一个酬赏司,专门将各军缴获、征收的战利品全集中起来。然后开始按照泰山军八、凉州兵二的比例分配。然后各军都按照军级大小,逐次分配,争取做到人人都有。于禁想了想,觉得这也算是个办法。他倒是不担心这会违背泰山军的制度,因为在出征前,王上为了激励西征吏士,承诺这次西征缴获,朝廷分文不取,全发给吏士们。但于禁倒是想到了另外一支部队,也就是杨茂那边的小两万的部队,他们虽然没能成功打到长安,可自己不能吃独食。这一次自己已经拿下了大功了,杨茂是枢密,如果什么都得不到,那总是不好看的。所以,于禁心里琢磨了一下,决定按照他本兵占五,杨茂兵占四,凉州归附兵占一来分配。就这样,本该占两份的凉州兵,就这样又少了一半。但他们能有什么话来说呢?给你,就拿着,敢要,可以,先看看自己命硬不硬。最后,于禁就这样通知了凉州军,段煨那边果然没有任何多余的话,只是一个劲感谢泰山军的恩赏。对于这个段煨,于禁还是很满意他的态度的。哦,对了,他那个军师叫贾诩的,看着也是个聪明人,这人可以用一用。:()犁汉

热门小说推荐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绝品风流狂医

绝品风流狂医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