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47章仿造
手卷被戴着白色手套的工作人员重新慢慢在书案上舒展开来。
看照片跟看实物,说实话差距颇大。
尤其是跟拍的不好的照片比,那就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如今,我看着书案上的这手卷,不得不感叹,真好!
这可不是手机屏幕上能感受到的。
文征明的行书《琵琶行》。
手卷,水墨纸本。
尺幅上,宽约25公分,长约2.5米。
这个尺寸是行书的正文,另外还在后面又续纸了一个跋,长约35公分。
这幅小行书,远看,的确是文征明峭利洒脱的风格。
近看,又法度谨严,字字如珠玑洒落,秀美绝伦。
整幅写下来是轻重徐疾的节奏,有如琴声流水般地缓缓淌出,正与此琵琶行诗意相合。
不过呢,我仔细看了看,这幅书法作品跟文征明其他真迹比起来,似乎不够尖劲峭利,反而有点拙重老辣,更具宽厚稳重的长者之风了。
再看落款题识:嘉靖戊午五月十又二日,徵明书,时年八十有九。
难怪给我拙重的感觉了,原来是文征明八十九岁写的,年纪大了,笔力自然就差了些。
笔力虽然差了些,不够爽利洒脱了,但却有另一种厚重感出来,所以,一样是一幅极为难得的作品。
我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了整幅《琵琶行》,完了又仔细研究了一下后面续的跋文。
其实说实话这跋文短短一小节也是写的相当精彩,书法水平属实不低。
甚至,如果不让我知道前面是文征明的字,把这前后两个字分开来看。
我反而会觉得后面跋文的字写的更好。
因为,它更加的流畅自如,而正文相对太拘谨了。
这跋文我看的都忍不住点头要称赞出来了,但是,我忽然看着那字体更大的跋文就感觉怪怪的。
曾小凡见我本来挺舒展的一张脸,突然之间皱起了眉头,不禁轻轻嘀咕起来。
“九爷,是不是看出问题了?”
我没说话应他,而是转过头去看前面已经看过的文征明写的行书正文。
我是一会儿看正文的小行书字,一会儿又回头来看这大字体的跋文。
如此两三回,我又拿起旁边的放大镜照了几下,不禁摇头。
“怎么说?”
曾小凡是迫不及待。
“首先,这幅书法是一个人写的!”
“一个人写的?”曾小凡是听的一头雾水,“对啊!这幅字的确是一个人写的啊?这,有什么问题么?”
“我的意思是,正文跟跋文都是一个人写的!”
“啊?!”曾小凡大惊,瞬即他也明白我这话的意思了。
“正文是文征明,跋文是萧平,九爷您的意思是故意臆造的?”
我摇摇头,“不是臆造,是仿造。”
“破绽在哪里?”
我伸手指了在跋文里的一个“明”字,又在正文落款里指了一个“明”字。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