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3章顶级食材南日鲍
晚餐时间,绿岛饭店内的顾客并不是太多。
显然59年厦门的经济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那位老人家还没画过圈圈,厦门顶多算是战略要地,而不是经济特区。
林三七坐在靠窗的位置上,左看看,右看看,心里在评估这家饭店一天的流水能有多少,会不会亏本?
南方人的生意头脑走哪都不会丢,刻在骨子里了。
其实林三七不知道的是,整个胡建省的情况更糟糕,因为胡建省内9o%都是山区,耕地非常少,自古以为都不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太穷太没有战略价值了。
再加上自然灾害影响,所以胡建省内的粮食供应永远都是不够的,更何况是59年。
这也是胡建人大量去海外求生存的原因,日子过得很苦,可在国内实在是养不活呀,虽然靠海,但天天吃鱼也挡不住。
顾客少,估计后台厨师挺多,所以上菜度很快,尤其是佛跳墙上菜最快。
当黄色的瓦罐放在桌上,林三七打开一闻,那个香味瞬间就飘到了整个饭厅里,引得旁边不少顾客都纷纷回头。
林三七这个开心呀,拿勺子搅拌了几下:
“哇,这么大的海参!这么大的鲍鱼!两头鲍哟,还有这是鱼胶吧?这个是什么?……”
看到眼前的年轻食客一脸兴奋激动的样子,旁边的顾客都是呵呵一笑,服务员也是与有荣焉:
“同志,您要吃最正宗的佛跳墙啊,肯定要来我们胡建。
我们胡建的佛跳墙要用到最好的鲍鱼、海参、鱼翅、花胶、瑶柱、蹄尖、干贝、鱼唇、鸽子蛋、花菇、排骨等等,光是食材就足足有几十种之多,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而且我们对配菜要求也很高,像这个海参就得用辽参,还得是六排刺、两头尖的海参;鲍鱼一定要两头鲍,还必须得是我们胡建莆田的南日鲍……”
林三七听着服务员在吹牛,突然耳朵一动:
“等等,同志,你说的莆田南日鲍,是不是那个南日岛?”
“对呀,就是南日岛特有的南日鲍,我跟你说同志,这南日出产的鲍鱼体肥壳厚,鲍肉细嫩,煮熟后鲍肉不会明显收缩,全世界没有比这更好的鲍鱼了。”
谁不夸自己的家乡好,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林三七的眼珠子这时候已经在乱转了。
“还有呀,南日鲍不但鲍肉鲜美,它的壳也是宝贝呀,烤干了磨成粉就是一味中药石决明,您说这南日鲍是不是全身都是宝啊?”
林三七心中大定,他要去莆田收购石决明,去的就是南日岛,这下对上了。
同时心中暗喜,看来这次来胡建不会空手而归了,又找到一个财源。
第二天,林三七先去邮电局走了一趟。
一来是给单位了个电报报个平安,并随时汇报行程;二来嘛也是给潘晔寄了一张明信片,告诉她自己在美丽的厦门。
从邮电局出来,林三七开上吉普车,飞快朝莆田而去。
莆田离厦门只有2oo多公里路,如果是几十年后走高也就不到2小时,可在59年林三七足足开了一天,中间在泉州吃了个午饭。
也幸亏吉普车是改装过的,这要是老式吉普,今天的左右脚和双手就不能要了。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