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2章是痢疾不是霍乱
双江溪边,雷乡长、黄医生等几人都围坐在一起,大家都想听听林三七这位都大医生的见解。
雷乡长第一个迫不及待问道:
“林同志,你觉得这次是哪种瘟疫可能性大点?”
林三七看向了黄知柏:“黄医生,你们之前的诊断是什么?”
“我们几人商量后的结果应该是赤白痢和霍乱的可能性大,不知道林同志的诊断是什么?”
赤白痢是中医说法,西医的学名全称是“细菌性痢疾”
林三七点点头,显然是认同这个诊断的。
毕竟主要肠道传染病就那么几种,用鉴别的方法都是可以一一排除的。
比如阿米巴痢疾,粪便呈果酱样,这个很有特色,也是最大的区分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也有可能,这是一种通过蚊虫传播的疾病,偏偏钦县这边的原始森林蚊子级无敌多,林三七为什么不怕热穿着隔离服?
怕传染疾病是一方面,怕蚊子咬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蚊子能传播的疾病太多了。
但流行性乙型脑炎除了高热腹痛腹泻外,一般都有非常明显的脑膜刺激征。
表现出的是颈强直、克尼格氏征和布氏征都应该呈现阳性,其实就是全身僵硬的样子,但林三七刚刚检查了,没有一个病人符合。
那么流行性乙型脑炎也是可以排队的。
霍乱拉出来的大便是呈米泔样,而痢疾的大便是黏液脓血便等,光是看大便的颜色性状,两则之间也是能明显区别开来的。
“我赞同黄医生的诊断,痢疾的可能性最大。”
黄和柏一听,脸上瞬间就浮现了笑容,胸堂都不自觉挺了一下,显然为自己诊断正确而感到自豪。
雷乡长是外行,他不关心诊断,他更关心怎么样治疗?
“林同志,既然双方意见一致,那我们应该想怎么样治疗?现在每天病增长人数都在1oo人左右,估计还有不少村庄数据没有统计进去,这非常要命啊。”
林三七马上就想起了传染病学课本上的知识,认真说道:
“第一个治疗原则,消化道隔离,就是这个双江溪水绝对不能再饮用了,甚至连洗衣服都不可以,你们公社马上组织人手去旁边山坳里去打井,打出来的水必须煮熟后才能饮用。
其次,所有病人的粪便都要集中,然后用石灰消毒,绝对不要随意用水冲洗粪水,否则流出去的水都污染了其他地方,这就造成了病毒细菌的扩散。”
雷乡长这时候已经拿出纸笔,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
“这个可以做到,我马上就派人去落实。”
“第二个治疗原则:饮食调整,我看病人还在吃什么芭蕉、芋艿、木薯、乔麦,这些食物要么不消化,要么没有营养,这些怎么能给病人吃呢?
哪怕再困难,也得去找一些大米来熬成粥,然后再放点盐巴,这种食物病人才能消化吸收,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吃水果,吃硬东西,只会加剧病情。”
“大米粥?”
雷乡长听了连连苦笑:
“林同志,别说病人吃不到大米,我都好几个月没吃到大米饭了,咱们山里人平时就是以玉米、番薯、木薯为主食,哪有这种好命喝大米粥呀?这个我真办不到。”
黄医生笑呵呵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一个有些馊味的玉米棒: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