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09章(第1页)

第1109章

首辅温允芝道:“赵德昭,皇上天恩,你必要尽忠报国。”

“臣必将披肝沥胆,决不辜负天恩。”赵德昭再拜道。

吏部尚书邓闻华上前奏道:“皇上,状元赵德昭等进士可以放到六部历练吗?”

皇帝道:“你等商议一下。”

卢延儒建议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臣建议,还是按以前方式办理。”

皇帝轻开御口:“一甲进士无须再进行考试,直接由礼部送往吏部授之以官。一甲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考选庶吉士,皆为翰林官,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太常、国子博士,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官。由内阁和吏部商定,报朕御批。”

朝廷于翰林院专设庶常馆,选进士文学优等及善书写者入馆,称为翰林院庶吉士。其名取《书经》“庶常吉士”之义。

其后进士选庶吉士,或每一科选,或间科一选,或数科不选;无定制,无定额,全凭考试成绩。三年期满考试,优胜者留翰林院为编修、检讨等官,谓之留馆;次者出为给事中、御史,或出为州县官,谓之散馆。

本来一甲三名所授的官职是象征性的,他们还需在庶常馆学习三年,直到散馆后方能授予实职。但本届恩科,由于赵德昭的大六元祥瑞,皇帝特批直接当官了。这是皇帝和赵德昭给康伯虎、杨升庵两人带来的福利。

二、三甲进士还是需要通过朝考来决定能否成为庶吉士,他们的出路取决于朝考的成绩。

二甲进士通过朝考的成功率更大,三甲进士多少还受到一些歧视,在录取时很难跻身翰林院。有了朝考这一环节,便把二、三甲进士划分出了翰林、非翰林的这一重要分界线。

庶吉士散馆后,主要有两条出路,也是因考试成绩而定的。

成绩优等的在翰林院、詹事府任职,走纯粹的学官路线。而这条路线,正是文官通向入阁拜相的捷径,因为素来就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潜规则。

成绩二、三等者,被安排在各部院任职,走的也是行政文官的路线,极少数也会外放知县。这一类官员因熟悉部务,又有“翰林出身”这一金字招牌,故而上升空间也很大。

二、三甲进士没有通过朝考的,那么只能在六部任职,或是外放知县了。这一类人,往往难以得到提升,若是京官能到郎中这个级别算是到头了;若是外放知县,恐怕一辈子都难以晋升、运气好最多到知府。

当然,他们的出路比举人还是好多了。

朝考就把二、三甲进士分为四种:即翰林出身走学官路线的、翰林出身在部院任职的、非翰林出身在部院任职的、非翰林出身外放知县的。

这一套官职安排,吏部都有定案,所以很快获得通过。

这一届恩科,由于大六元祥瑞,三鼎甲成为最大的赢家。

上表谢恩仪式,彰显庄严隆重。这时,鸣赞官赞跪下,宣表官于案上奉表跪谢毕。

鸣赞官上前引导状元赵德昭及诸进士再次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皇帝再次宣布“免礼~平身~”

鸿胪寺官郑重宣布谢恩活动结束,顿时摔鞭脆声,不绝于耳。

热门小说推荐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