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2章两边的差距
燕王府寝宫左侧,是书堂,在前寝宫与书堂之间,有座厅,在厅的庭中。
左边搭建了一处茅亭,两只雪袂玄裳的仙鹤,正在那里刷翎理翩,右边一只大绿瓷缸,满满的清宸,养着一对玉身红眼的小龟,也在那里呷波喽藻。
朱棣投喂了食物,转身拍了拍手,朱高炽才走上前,解释铁道帮助官府运递公文之事。
“中华重工的体量,不向官府缴税,其实是不对的。”
朱高炽的话,令朱棣刮目相看,一脸侧目,并不信任老大会这么大度。
见到朱棣的神色,朱高炽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本想唱个高调,可惜瞒不住朱棣。
也不装了,直言说道:“缴税给官府,咱不愿意,但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咱是愿意的。”
向官府缴税,间接给朝廷送钱,加强朝廷的实力,以后朝廷用中华重工的税收来打自己,朱高炽疯了才会这么做。
“用铁道帮助官府替代部分驿站功能,算是变相的缴税,不过这种方式,等于把税赋在了北平行省,即获得了好名声,又减轻了百姓们的负担。”
朱棣很了解自己的长子,直接问道:“你认为百姓服徭役不对?”
朱高炽摇了摇头。
“不能说不对,在农业社会环境下,这种方式以最小的代价,推动国家的建设。”
“不过儿子有更好的方式,自然就要逐渐改变社会模式。”
朱高炽谨慎的说道。
“说说看。”朱棣不置可否。
朱高炽沉吟片刻,整理清自己的思路,今日本来没准备说这些,不过谁让朱棣突然派人来唤他。
朱棣最近对自己的理论产生了兴趣,想到了什么,立马就会找自己求证。
可谓进步神速,不过朱高炽并不担心教会了徒弟饿死了老子。
后世国家的经验,岂是短时间就能让朱棣看明白的。
英国
正是因为对乡村经济的大力支持。
很多国家想要学习西方的经验,在城市集中化生产,大多都失败了,而中国大力支持农村经济,正是因为建立在对农村的重视上。
在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不先解决农村问题,那么其余所有的问题都是空中楼阁。
后世从建国起,就重视农村力量,靠着农村的力量,重新统一了国家。
同样,在工业化过程中,靠着大力支持农村经济,最后有利的支持工业化。
这就是后世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市场的原因,两个字,农村。
“百姓服徭役,虽然让朝廷和地方的开支减少,但其实对经济循环是不利的。”
“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例如地方上组织民夫修葺道路,道路对运输是有利的,百姓们自带粮食,免费做工,看起来官府什么都没有付出,除了得到一条道路,经济上其实是亏本的。”
“应该放松对百姓的管制,支持百姓大力生产,引导他们从农村走出来。”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