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72章 大明土地上的秩序正在被破坏(第2页)

朱棣最近心情很烦闷。

根子出在老大身上,而他又不得不支持老大,哪里有老子拆台儿子的道理。

可目前的北平局势越演越烈,他已经感觉到自己无法调和,一场更大的风波,已经在酝酿之中。

这种明明感受到,却无力化解的无力感,令朱棣非常的烦躁。

以至于葛诚和金忠等人,也不敢随意的说话,面色严肃,王宫的气氛凝固。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朱棣纳闷的问道。

明明北平的形势越来越好,可迎面而来的却是更多的麻烦,更可怕的是,这些麻烦在朱棣看来,却没有丝毫的办法应对,仿佛只能等冲突发生。

因为权利。

不过这些聪明才智,说话不会这么直接,他们好用更详细和高情深的话,来回答王爷的疑问。

“中华重工的体量,已经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因此带动起来的效应,绝对不是小打小闹般。”

中华重工的发展,金忠是出过力的,比葛诚参与的要多许多,因此金忠有更清晰的看法。

而最博学的余逢辰,却说不出个一二。

“中华重工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葛诚跟着补充道。

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意义巨大。

朱棣沉思。

有些矛盾,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去想的话,的确更加的清晰明了,许多想不通的地方,一下子就茅塞顿开。

“圣人曾经下诏天下,说:““朕”治理天下,务必要使农民尽心尽力地耕田种地,士人真诚地修习仁义道德,商人努力从事商业贸易,工匠努力提高专业技能。之所以如此,是想让他们都能各安其生。””

葛诚向南方拱了拱手。

“我朝建立之初,社会残破,户籍散乱,此时朝廷的工作的重点是使流移各地的大量百姓安顿下来,重新纳入官府户籍,所以官府在大力鼓励垦荒的同时,也了很大力气进行户口统计,编制了相应的册籍,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社会经济稳定下来了。”

“在乡里的根基是里甲制度,在城里的根基是厢坊制度,应付官府的各种征求,追征各户应缴的钱粮,也要解决纠纷,督促生产,维护治安。”

“中华重工和中华重工的体系下,已经破坏了官府治理地方的政治基础。”

如果朱高炽在这里,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官府的根本权利,被中华重工侵占了。

当年中华重工规模小,才数千人,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形成了默契。

可几年发展下来,哪怕反应再慢的官府,也要正视这个问题了,幸亏是在北平,如果是在陕西,这个矛盾早就爆发。

权利之争,向来是激烈的。

葛诚多年来担任长史府左长史,习惯从大方向入手来思考问题,他身旁的金忠,起于微末,习惯从实际出发。

“对这些变化,其实小王爷是有准备的,例如支持官府垦田,利用铁道支持地方驿站系统等。”

“不过目前看来,中华重工体系发展太快,这些补贴手段,已经跟不上当下的形势,满足不了化解矛盾的需求。”

葛诚和金忠,都不是传统的读书人。

在场的传统读书人是余逢辰,也是几人中和燕王相伴时间最久,资历最深的人。

其实历史有时候很奇妙。

这三个燕王最亲信的人,按照和燕王关系深厚和相处时间来分,那么最长的是余逢辰,中间的是葛诚,最后是金忠。

而在朱棣造反的时候,最支持朱棣的反而是金忠,葛诚是反对,那么余逢辰则是用性命阻止朱棣造反。

热门小说推荐
绝品风流狂医

绝品风流狂医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