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83章原来圣人在学习
伙房的伙食,让景清大开眼界。
他不是没有吃过美食,眼前的饭菜也谈不上,但这是工人们吃的便饭。
米饭管够。
鱼头豆腐汤。
五块酱瓜,三大块咸鱼干,一勺白菜,最后一勺茄子炖肉汁浇在大米饭上。
景清下意识的看向圣人。
朱元璋捧着大瓷碗,吃的香喷喷的,桌面还有一碗装着鱼头豆腐汤的大碗。
景清不敢再看,忍不住望向李道信,李道信却扬了扬眉,意思是一直这样。
“吃啊。”
朱元璋笑道:“你也是百姓出身,跟咱一样的泥腿子,在国子监读了几年书,当了几年官,不会这些饭菜已经吃不下了吧。”
“学生吃得下,倒是看见圣……黄先生能如此,让学生感动至极。”
“这么好的饭,咱有什么不喜欢吃的。”
景清心里暖洋洋的,也开始了吃饭,不再顾忌规矩。
同时想起了京城百姓们的民谣。
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四菜一汤的来历,正是朱元璋与官员们的约法三章,于是有了四菜一汤的说法,进而成了现代廉政的榜样。
“工地的规模,学生看来不下于万人,只这伙食上的费用,恐怕不菲啊。”
景清好奇了起来。
与圣人一起吃了顿便饭,加上圣人的随意,景清胆子大了起来,有了和圣人聊一聊的欲望。
“这算什么。”
朱元璋遗憾的放下了大碗,食量还是比前几年差了不少,汤有些喝不下了。
李道信见状,笑道:“侄儿没吃饱,大伯的这碗汤就赏给侄儿吧。”
朱元璋大方的送给了李道信。
景清内心感叹。
李道信这厮倒有好机缘,有了与圣人的这番相处,岂不是有了层保障。
朱元璋吃饱了,满足的指点景清。
“北方工地的伙食,比这里更好。”
“不会吧?”景清不太信。
江淮地区有的人家每日吃三顿饭,而北方每日吃两顿饭,就伙房的伙食水平,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普通百姓的伙食。
“北方有大片的牧区,有金州的渔政,还有兴起的大片井制度,粮食的供求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些都是新词。
字不新,但是因为北平模式的推广,人们把北平模式带来的东西称之为新开头。
看来圣人对北平模式很推崇。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