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百八十九章五地大都督
“大绅,听说你为了修自己的家谱,专门去研究了氏族之学。”
杨士奇好奇的问道。
大绅是解缙的字,解缙怔了怔,随后点了点,“洪武八年诞生的想法,的确在这方面用心了几年。”
杨士奇算了算,那时候的解缙才六岁。
六岁的解缙,已经有了修家谱的念头,杨士奇脸色露出感叹。
“世人都说大绅幼时起就有过目不忘,应口成诵的本领,四岁开口成诗,九岁日记万言,乡大夫皆称神童,乃至十岁已能贯穿四书五经传注义理。”
听到杨士奇的夸赞,解缙不为所动。
大明最不缺神童。
眼前的杨士奇襁褓之中丧父,其母改嫁,结果养父因得罪权贵戍边陕西去世,杨士奇与母亲回到德安,从小一边自学一边奉养母亲。
能有这份坚持,乃至今日的成就,解缙可不认为杨士奇能有这番的感慨,必有目的。
聪明人不需要多言。
杨士奇与解缙安静了下来,互相揣摩对方的心意。
大明的官吏数量这些年增长的很快,人多了想法也就多了,朝廷上的声音很多,而解缙与杨士奇有个共同点,属于南下派。
南洋大铁路工程计划一直是解缙坚持的,而杨士奇更早就在老挝宣慰司呆过许多年。
随着西部七省的稳定,大明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南洋,对于西部的要求不过是保持稳定,已经成为当下朝廷主要的思路。
“南洋的地理环境同样恶劣,人口复杂,不比西部七省更有优势,但是南洋的条件,回报率远超过西部七省,太子殿下曾经说过一句话,发展是硬道理。”
杨士奇缓缓的开口。
解缙不等杨士奇说完,接着说道:“所以南洋大铁路工程至关重要,不光拉动经济,为促进南洋的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杨士奇听完后,笑了起来。
“可惜啊,终归是不少的麻烦。”
“那就扫平他们。”
解缙不在意的说道。
一个幼年时期就能想到修家谱的性子,如此集体荣誉感爆棚的天才,解缙的回答,非常让杨士奇满意,他已经预料到解缙的回答。
解缙也猜到了杨士奇的目的。
杨士奇比自己大三岁,两人的资历和威望不分伯仲,杨士奇不会愿意把内阁让出来,解缙也不愿意让人,可杨士奇如果能支持自己的政治思路,那么解缙愿意等一等。
大明现在许多的事情凑在了一起,太子殿下的想法解缙猜到了,他相信杨士奇也是如此,多方面的原因,解缙选择了退一步。
政治本就是互相妥协的产物。
谁进一步,谁让一步,利益的往来。
内阁两位权利最大的阁老谈妥了,那么内阁就有了方向。
权利的大小没有规定,而权利大小却是现实存在的,同样是内阁大臣,杨士奇与解缙说的话,比其余的内阁大臣管用。
这是两人多年来做事,身边聚拢的官员们起到的威力。
政通人和。
诸事很快梳理了出来。
“西部七省方面,提拔蒋贵、任礼等中青代的名将稳住局势,从高丽调离赵安到筑紫都司,全权负责倭国与狗奴国的事情,至少三年内不能发生大的战争。”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思想,现阶段不予大力推导,而且还要加深皇室的威严。”
“联络南洋各宣慰使宣抚使共同出兵缅甸宣慰司,惩戒缅甸宣慰司内部几个闹事的部落,维护南洋的总体和平。”
“继续支持云南贵州等地的改土归流,加强朵甘都司、乌斯藏都司的治理。”
“奴儿干铁道的修建加大力度,在东北地区禁止使用阉工的监督力度暂缓。”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