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38章 连钱都算不明白(第1页)

“……臣以为是不是该废掉一条鞭法,重新以实物为准?”做为不得不坚定的保皇派,叶向高还是比较称职的,没有三心二意左顾右盼试图当墙头草。每当皇帝需要配合时,马上就能率先做出反应。这次也一样,看到一屋子同僚没人愿意站出来回答,干脆别等皇帝点名了,自己主动点吧,就算回答错了也是个好态度。“哎,大可不必。总体上讲用银子代替实物纳税利大于弊,有些地方是需要改改,但不急于一时,也非当务之急。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需在各地多建些仓房,每年拿出一部分银子去南洋各国少量采购即可。另外在收取海商抽分时也可耍些小手段,比如降低粮食、木材、矿石、香料的抽分比例,抬高其它货物的抽分,尤其对空舱入港只携带白银的船要加倍收税,就可以起到好的引导作用。赵爱卿,此事还要劳烦户部去做。算一算该存多少才合适,以半年为期的大战和波及三个省的灾荒为准。算好之后交与内阁,待朕批复了再由户部、工部和兵部一起筹划。”对于叶向高的态度洪涛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建议坚决不能执行。好家伙,真敢说啊,废除一条鞭法,这他奶奶的就是病急乱投医,连备用方案都没有,拿啥废除啊。具体该怎么做呢,其实说了半天,洪涛主要是想对明代的财政体系做个小改动,让战略储备成为常态,让官员们脑子里大概有个预算的念头。别总临上轿才想起扎耳朵眼儿,要有长期规划。说起明朝的财政体系,这又是个先天不足的怪胎,罪魁祸首依旧是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位草根皇帝浑身充满了小农意识,不光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了政治制度上,也充斥在各个政策层面,包括国之命脉,财政。终明一朝,发生的大大小小事情几乎都是因为钱。穷,成了压在明朝统治阶级头上的一座大山,且最终也没搬掉,活活被压死了。明朝的财政体系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特别也最混乱的,或者说根本就没个体系,是个缝合加臆想的怪物,纯粹的四不像,还开了历史的倒车。老朱可能是想把国家当做一个大家族来管理,他是族长,权力必须至高无上且一言九鼎,所有政策都得以这个为前提来制定。在财政体系上,两京十三省就是大房和十三个姨太太,每房每年交上来多少孝敬是固定的,他这个族长再按照心情把生活费发下去,额度也是固定的。大房多一些、有儿子的多一些,赶上谁家有个灾有个病的,大家凑一凑也就顶过去了。母慈子孝、兄终弟及、和和睦睦,谁也别犯红眼病,国家就和睦了。如果家族里的人都听话,能做到早请示晚汇报,谁都不许有非分之想,且邻居家也不过来闹事,那这套体系确实挺好的。但是能做到这几点也就用不着他来当族长了,这不就是人民具有极高思想觉悟,把劳动当做第一需要,不给工资也得哭着喊着干活的理想社会了嘛。从唐代开始,统治者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如果不制定统一的货币体系就无法把财政货币化,不能货币化就无法有效管理调控。所以发明了两税法,以铜钱为基准计算全国财政。到了宋代,货币计算体系又进了一步,几乎出现了国家预算的雏形,货币做为主要结算方式,极大的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到了朱同志这里,可能是因为从小数学不好,或者过于淳朴的思维模式,天生厌恶货币,认为钱是万恶之源,只要少提钱就不会出现贪腐之风,治下也就平安无事了。所以在他的主持下,大明的财政体系里不光没有了货币为主的计算基础,还来了个大倒退,重新又把实物拿了起来,向着谷本位大踏步进发。明初的国家财政主要用“石”来计算,沿用了唐代两税法的皮毛,把全年税收分为两次,夏征和秋征。夏季收麦子,秋天收大米。可是麦子和大米的真正价格却不一样,一石米的价格总是高于一石麦子。但老朱同志说了,我就认为它们是一样的,反正吃了都能饱人!得,这玩意谁敢和他争论啊,搞不好脑袋就没了,一石就一石吧。于是在大明朝的财政数字里,一石麦子和一石米就被人为强行等价了。除此之外,有的田亩不适合种大米也不适合种麦子,只能种点高粱小米或者豆子啥的,该咋办呢?老朱同志也有办法,他又弄出个“折收”。就是把其它实物税按照一定比例折算。先规定了一旦米麦和一匹布的折算比率,再把其它实物折算成布的价值,然后就能和米麦进行换算了。可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不仅有粮食和布匹,比如今年洪涛要修三大殿,需要从贵州运送好木料。那贵州就可以用砍伐了多少木料折算成价值多少布匹,再换算成多少石米麦,用来折抵该上缴朝廷的税款,叫做代纳。这么一来朝廷的税收和支出,就要把用得上的物品全都进行折算和换算,才能得到基本统一的价值。直到一百多年以后,随着海外白银大量涌入,才逐渐规定一石米等于3钱银子,算是有了个相对标准的中介货币。其实用实物财政也不算太坏,只要把配套体系建立完备,无非就是运输稍微麻烦点。可是朱同志不知道是咋想的,或者根本不知道国家需要一个部门来管理财政,居然就没设立。户部只是个执行部门,既不负责出台政策也没有预算,更像个调度。今年该征多少税,上报皇帝批准了户部去执行。什么地方需要粮食布匹了,上报皇帝获得批准户部负责调拨。除了户部之外,工部和光禄寺有自己的仓库、各地州府也有仓库,全不归户部直接管理。而兵部更干脆,人家的部分经费直接和地方州府摊派,同样不用通过户部批准。(本章完):()不明不清

热门小说推荐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子炮灰,还绑定了一个拯救男主系统,一共重生了三次。第一次,他死心塌地地跟在男主身边,帮他躲过各种炮灰跟反派的暗算,结果被人下毒害死,任务失败第二次,他双线并行,一边辅佐男主,一边接触反派,结果被男主一剑捅死,任务失败第三次重生,容棠想,去他妈的男主,老子不救了。于是大反派宿怀璟被人下了药绑起来的那一夜,容棠撑着快要咳出肺痨的身子,闯进青楼房间,替他解了药效,认真发问你要不要嫁给我?宿怀璟?容棠沉疴难医,陪了宿怀璟一路,隔三差五在他耳边念叨你放心,等我死了,遗产全是你的。直到大局已定,宿怀璟登基前夕,任务奇迹般宣告完成。容棠惊喜之余,为保全帝王名声,毫无心理负担地死遁跑路。结果还没出京城,天子近卫悉数压上,猎鹰盘旋空中,狼犬口流涎液,百官分跪两侧,容棠身下那只半路买的小毛驴吓得直打喷嚏。天子身穿明黄冕袍,一步一笑地从人群后走来,望向他温柔发问夫君,你要抛妻弃子始乱终弃?容棠?你能生?啊不是!你一个在上面的这么代入妻子角色合适吗!?帝王走到他面前,仰头抬手,笑道跟我回去,这天下分你一半。小剧场某年某月某日,容棠吃完晚膳躺在院子里乘凉,照例跟宿怀璟规划以后。我大概只能活两年了,到时候你记得把陇西庄子收回来宿怀璟面无表情地往他嘴里灌了一碗苦药。再某年某月某日,容棠看完话本窝在火盆前取暖,认真地跟宿怀璟告别。我应该没两月好活了,城西那间宅子你若是嫌小,城南我还替你买了一座宿怀璟咬牙切齿地喂他吃了三颗拳头大的药丸。又某年某月某日,御花园里荷花开的正好,容棠坐在桥边吃荷花酥。我可能明天就要死了,你记得把我埋宿怀璟忍无可忍,俯身堵住了他嘴。片刻之后,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缓缓后退,看向他的君后我是不是没告诉过你,我是大虞最好的大夫?你如果再说这话,我就当你医闹了。这天下你我共享,这山河你我同枕。阅读指南1攻受身心1v1,he2本质甜文,可能看文会发现作者没什么脑子跟逻辑3文中的所有认不出来无特殊说明统一默认为换脸,不要纠结为什么见面不识了4去留随意,弃文莫告知5祝大家生活愉快早日暴富!...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