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穷寇莫追,困兽犹斗,毕竟是宗主大汗,烂船还有三千钉,大明要完全消灭土蛮汗,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接受土蛮的投降,无疑是一个更加简单的方式,而后便是对顽固派进行清理,消灭最后的抵抗意志了。
这其实也是朝廷为何不对各大王府逼迫过甚的原因,把一个王府逼到破产的地步,林林总总连一百万银子都筹措不到,但一个王府造反,至少需要五百万以上的白银去平叛,建文君朱允炆已经用实践证明了过分逼迫的严重后果。
河南的问题,难就难在了这里,不是士大夫口中的亲亲之谊,而是成本和收益之间的问题。
河南的藩王能够主动将诡寄名下的田亩清退,这个做法,让朱翊钧很高兴,他们如果继续冥顽不灵,朱翊钧也只能重拳出击了。
布延突然站了起来,甩了甩袖子,五拜三叩的大声说道:“请陛下赐姓,以繁衍后嗣。”
这是必然要走的流程,改汉姓。
大明有大量的鞑官,都需要改为汉姓,比如恭顺伯吴允城,就是鞑靼人,洪武年间携五千户归附大明,赐姓吴;比如后军都督佥事、凉州卫指挥柴秉诚,也是鞑靼人,他死后,他儿子嗣位,他儿子名叫柴铁柱,此世系一直到大明亡国;
很多人将鞑官误解为达官贵人的达,但其实达官贵人的达是达的达。
请大明赐姓,这支嫡系的血脉才能真正的繁衍下去,到了大明还姓孛儿只斤,那绝嗣就是唯一结果,改了汉姓,其实就没什么人关注了。
尚久的尚本身就是汉姓,而足利义昭其实姓源,勉强算是个汉姓,因为此时的倭国,并没有自己的文字,所有的文化,都是汉文化,连年号都是如此。
“就赐包姓吧。”朱翊钧思索了片刻,从礼部奏来的姓氏中挑选了一个。
他本来想给孛儿只斤家族一个很正式的姓氏刘,这也不是无的放矢,谁让成吉思汗铁木真,真的是老刘家的血统呢,但最后朱翊钧也没那么做,金刀之谶,可是中原延绵了一千多年的预言。
“谢陛下隆恩。”布延再次叩拜谢恩。
金刀之谶,就是有预言说:刘姓天子必然拯救天下危亡,如果刘备的季汉真的成功,老刘家真的有可能成为世袭天子了,历代皇帝对这个金刀之谶,都忌讳莫深,大明也是如此,宫里一把用金子做的刀都没有。
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本名叫杨钊,就因为一个立刀旁,险些没能做成宰相,主动改名国忠,就是怕皇帝看到立刀旁,想起这个预言。
布延走后,朱翊钧看着手里的一卷书,这是他想到的一个办法,河南清丈问题,朱翊钧其实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办法,但他还没有出手,河南藩王先怂了,实在是让朱翊钧有些遗憾。
这是朱翊钧为藩王们准备的大礼。
朱翊钧打算将藩王全部请到南京去,共襄大明再次伟大的盛举,将藩禁进行到底。
以祭祀孝陵为由,召集各地藩王携家带口入京,共祭祖宗,这是祖宗成法,在建文年间、永乐初年,各地藩王都要到孝陵祭拜。
因为受制于朱元璋遗旨,各地藩王三年内不得入南京祭拜,但各地藩王的子嗣,必须在南京孝陵守孝,为了让朱允炆坐稳皇位,朱元璋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
朱棣的儿子朱高炽、朱高煦,都在孝陵待了很长时间。
这些藩王来到了南京,祭拜之后,来了就回不去了,朱翊钧打算把他们全都关到凤阳高墙里,养猪嘛,散养是养,集中养殖也是养。
集中养猪法,朱翊钧正打算在四川戥头案落下帷幕,河南成为了清丈唯一的老大难时,再进行难,为了这事,朱翊钧还和万士和商量了许久,万士和提供祖宗成法,朱翊钧负责实施。
而且这些藩王散在大明各地也不是人人都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哪怕是蜀王郑王之流的亲王,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的,大明朝廷屡次降低宗藩的俸禄,生活已经非常困难了。
但藩王们也不傻,现在的皇帝,已经是出了五服的亲戚,大明宗藩已经完全失去了本来的作用,逐渐成为了大明的顽疾之一,皇帝要清丈,藩王们还坚持田亩诡寄在自己王府名下,那是招祸。
朱翊钧这一手集中养猪法,到底是停留在了设想之中。
随着朱翊钧逐渐长大,他现在倒是希望出一个藩王造反,好武力镇压,昭告天下。
大明现在的剑,何等锋利。
(本章完)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