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形势(第1页)

袁熙穿着粗麻衣物,卷起裤腿,穿着草鞋站在间,高高举起手里的锄头,对着面前的田垄挥了下去。他的身后,是甄皇后诸女以及部分官员将领,也同样在用工具松动土地,如今时间已经来到了秋天,刚刚秋收完毕,为了种植来年的小麦,重新更换田垄种植,是为垄作法。这是华夏从西周起就发现的的耕作法,在高于地面上的土壤上耕种作物,以提高地温,防旱抗涝,从而提高产量。为了保持土地肥力,低垄和高垄是交替耕作种植的,且垄沟互换,也更有利于播种,这种方法能极大提高产量,更多的产量便意味着更多的人口和更加发达的生产力,这也是造就了华夏人民耕作的优良传统。而西方在同时期到之后一千五百年时间内都没有发明垄作法,加上其播种都是简单往土地里面一撒,然后听天由命,所以其很大一段时间内产量不足华夏的同样土地的五分之一。这也是为什么欧洲有大片适宜耕种的土地,且耕地面积大于华夏的情况下,人口上限不足华夏一半的原因。如今袁熙便是依照汉朝留下来的传统,耕种期天子百官都要亲自下田的传统,带领朝廷众官在邺城外面主持秋种仪式,这是袁熙这些年只要不打仗,就一直遵循的传统,内眷和文武百官都早已经习惯了。自上次攻下雒阳后,袁熙就没有继续发兵,而是回到邺城后度过了整个夏天,让兵士百姓休养生息,迎来了一个平和的秋收秋种时节。这几个月里面,因为袁熙的种种手段,晋魏并未再兴兵事,实在是双方都打的有些累了。而这段时间里面,曹魏在丢失雒阳的压力下,终于是将朝廷西迁去了长安,依照地利阻挡晋军接下来的攻势。如今的许都,只剩下了曹仁带兵驻守,作为曹魏对抗晋国最前线的堡垒。对此情势的发展,袁熙并不意外,这都在诸葛亮和他的推算之中,曹魏的应对不可谓不好,但他们还是一步步走入了诸葛亮设置的陷阱。长安看似安全,但却有几条通道非常关键,其中通往凉州的那条,是最难防守的。而接下来的几年,袁熙则会沿着天山阴山山脉,从并州往凉州蚕食,兜个圈子将长安包住,最后的目的,自然是将曹魏彻底逼入益州。之后袁熙要做的,就是慢慢蚕食成都周围的荆益地区,让曹魏缩在益州,和益州当地的士族及南蛮内斗炼蛊。只要将曹魏封死在益州,什么时候打下来,都已经完全不是问题了,到时候袁熙甚至可以切断汉中通道,放几万人在长安,自己集中精力发展华夏其他地方。随着蒸汽动力技术的改善,到时候华夏各地的交通时间将大大缩短,与之兴起的便是发达的工商业和水运业,一个益州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至于曹魏反攻,当然也不是不可能,但考虑到那时候的两国实力对比,司马懿成长到后世三个诸葛亮一般厉害的话,可能才会有些机会吧?所以如今的袁熙,在征战了十多年后,终于能静下心来种地了,当然,让他安心的另外一个因素他直起身来,用袖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看向后方正弯腰播种的糜夫人。她的头上,缠着雪白的麻巾,这是她替刘备在戴孝。前些日子,刘备终于是伤重不治去世了。曹操的过早去世,其中确实有袁熙的手段在里面,但刘备也比后世早离世十多年,确实是大大出乎袁熙的意料。想到这里,袁熙心中涌起了一股淡淡的伤感来,三国没了曹刘,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这个本应该在后世大放异彩的英雄时代,已经提前落下了帷幕。但袁熙觉得,这对天下的平民百姓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没有了兵灾引起的惨烈攻伐和大疫,将会有更多的人活下来。这些农人工匠,士族商人,将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去,为华夏文明的将来增砖添瓦,平凡安宁的生活,也是另外一种幸福吧?不过刘备之死的余波,引起的震动却是不小,彼时关羽带着刘协回到长沙不久之后,应该是和刘备见面之后,刘备才去世的,在刘备死前,他应该是托付了刘协一些事情的。对此晋国的一些大臣也表示出了担忧,因为之后是刘备幼子刘禅继承了汉南国王位,他们觉得汉南国会利用刘协的名号,做出一些对晋国不利的事情。对此袁熙在朝堂上淡淡道:“他们能做什么?”“最多不过是称帝而已,汉南也是汉,他们要做什么,就随他们去好了。”“天下大势所趋,终归会成一统,得民心得天下,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便好。”众臣听了,尽皆拜服,现在的袁熙,无形中已经在天下人心中树立起了不可撼动的威信,他所做过的事情,已经渐渐在传唱开来,黎民百姓对于汉朝的期望,也慢慢转移到了新朝上面。,!袁熙很珍惜眼下的生活,毕竟这短暂的和平来之不易,随着晋国疆土的扩张,南边开始要面对的南蛮和南越,教化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过这两方很难威胁到中原,最大的麻烦,还是关外鲜卑,但今年的柯比能,倒是显得颇为老实。因为晋朝的提前称帝,拿到了中华正统的封号,逼得本来还在摇摆的高句丽站队,并入了晋国版图。乌桓和公孙氏就更不用说了,这三方的态度,倒逼东鲜卑的素利被迫表态向晋国示好,毕竟他的王帐在鲜卑山一带,晋军随时都能通过高句丽打入他的大本营。并州那边,有些蠢蠢欲动的步度根也被晋国拿下雒阳,向西蚕食凉州的举动所震慑,和素利一样,他也是谁强帮谁,而且晋国对南匈奴的处理,也给他指明了另外一条道路。于是东西鲜卑在袁熙的授意下,开始同时蚕食中鲜卑柯比能的地盘,柯比能为了应付两边的进逼,被迫调动兵力防御,所以其今岁再度入关的可能性,便大大降低了。袁熙对此自然乐见其成,以晋国现在的发展势头和方向,只要给他时间发展,胜利一定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如今随着晋国日渐富庶,各地的义学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以前的经史子集极为晦涩,没有专人注解和释义,即使识字也看不明白意思,所以成为了世家大族的专利,导致知识的传播被垄断。但如今袁熙让人编纂的教材,则是用最浅显的文字来解释道理,这让知识教授不再有壁垒。而且袁熙也很聪明的没有触动士族的底线,他教授的这些数学物理学科,都是世家大族的盲点,至于那些晦涩难懂的上古经义,袁熙倒是乐的让有钱有闲的士族去研究。不过袁熙觉得,随着晋国朝廷之内,主管工艺技术的官员日渐增多,士族早晚有一天也会低下头去学数理化吧。一天时间很快过去,随着天色渐晚,袁熙站起身来,带领众人在田边设案祭拜天地,宣告这次秋种仪式的结束。袁熙带着甄宓诸女,当先坐上马车,往邺城返回。等到马车离开,送别的的官员将领才各自跟着回去,此时很多官员已经累得直不起腰来,他们手脚扶地,在将领们幸灾乐祸的目光中,连滚带爬上了马车,随即瘫成一团。甄宓正掀开马车车帘往外看,看到这种情景,忍不住面露微笑,“陛下最近身体康健,锄地生龙活虎,众官也不敢偷懒,倒是都累得不轻啊。”袁熙笑道:“回去他们暗地里还不知道怎么腹诽我。”甄宓掩口笑道:“他们应该感谢陛下才是,让他们多活动活动,生命在于运动,是长寿之道呢。”袁熙活动了下手脚,说道:“打仗多年,日夜作息混乱,确实摧残寿命,歇了这几个月,感觉确实好了不少。”“今日锄地感觉有些意犹未尽,要不晚上皇后叫几个夫人过来,再和我一起活动下?”甄宓脸色微红,抱怨道:“陛下身为天子,怎么说话还这么不正经?”袁熙哈哈一笑,“世人不也说高祖是流氓天子?”“说实在,我这天子当得虽然累,但多少还有些成就感,毕竟晋国形势在一天天变好。”“倒是魏国那边,我不知道曹丕现在什么想法,打仗屡战屡败,一退再退,换做是我,应该会郁闷得很。”甄宓轻声道:“听说过几天,前汉天子要来邺城?”“他倒是看得开啊。”袁熙听了,叹息道:“他能在乱世中坚持到这种地步,也是很不容易,若不是立场所限,他应该能和我成为很好的朋友吧。”前些日子,刘协给袁熙送书,说要去寿春迎接伏寿,同时要来邺城见袁熙一面,以表感谢。袁熙倒是颇为意外,他虽然邀请刘协有空来看看晋国风景,但没想到对方如此心大,竟然就这么过来了。对此他当即回书,让陆逊派了几艘蒸汽船去接刘协,算算时间,这几日刘协便要到了。:()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热门小说推荐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