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进入书房之后,嬴政一脸和蔼的看着面前的朝臣:“诸卿有何事要说啊?”嬴政最先看了看李斯。李斯干咳了一声,说道:“臣……臣还没想好。”自从被李水打击了一番之后,李斯就萎了,变得沉默寡言。平时在嬴政面前还好,尚且能侃侃而谈,但是有李水在场的时候,他总是低头不语。嬴政又看了看王绾:“丞相有话要说?”王绾沉声说道:“臣今日见到了化肥的神奇之处,大为叹服之余,又有些担忧啊。因此来向陛下禀告。想必其他几位朝臣,也是出于此心。”旁边的几个人都使劲点了点头。李水和李信对视了一眼,都有点茫然:这些朝臣又想到什么了?怎么我没有想到?嬴政皱了皱眉头,说道:“说来听听。”王绾说道:“这化肥,毕竟是外力,犹如拔苗助长,令粮食丰收。比如一个人,受到惊吓之后,动如脱兔,但是心情平复之后,必定脱力,软绵绵坐在地上,站不起来。”“道德经有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可见田中的肥力是一定的,今年收获了十倍的收成,那未来十年,是不是便要一无所获了?”其他几位朝臣都忧心忡忡的点了点头,显然觉得这件事值得深思。李水一脸无奈的看着他们。嬴政好奇的问李水:“槐谷子,你为何不加反驳?”李水行了一礼,说道:“臣觉得,陛下应当下一道命令,日后有谁想要弹劾、反驳、直谏。必须实地调查,证据确凿。不能一拍脑袋,靠着想象胡说八道。”王绾气的直瞪眼:“谪仙说谁胡说八道?”李水看了看李信:“李兄,我说的不够清楚吗?”李信说:“也许丞相喜欢你指名道姓。”李水哦了一声,大声说:“丞相王绾,胡说八道。”王绾:“……”幸好这几年和谪仙打交道多了,把这一颗心锻炼的强大无比。否则的话,这一句话就能让他背过气去。王绾憋着一口气说道:“那谪仙又有什么证据,证明本官在胡说八道?”李水向嬴政行了一礼:“陛下,证据就在商君别院,臣请求取来证据。”嬴政点了点头。于是李水向殿外说道:“乌交,去商君别院取证据来。”乌交一脸茫然地探进脑袋来:“商君别院,有证据吗?”王绾等人窃笑不已。李水则镇定自若,对乌交说道:“你只管告诉相里竹,她自然知道本仙指的是什么。”乌交应了一声,急匆匆走了。两刻钟后,乌交一脸古怪的回来了,后面跟着几个侍卫,抬着一个架子。架子上面放着很多玻璃瓶,有庄稼就生长在玻璃瓶里面。这东西放进书房,众人的目光就被吸引走了。因为……这太违反常理了。玻璃瓶里面没有泥土,只有一些像水一样清澈的液体。而这液体里面,又生长着宿麦。如今宿麦已经成熟了,结穗吐子,颗颗饱满……这……嬴政好奇的问李水:“这宿麦,一直生长于水中?”李水说道:“是。”“相里竹为了试验宿麦生长,到底依靠什么。于是做了这东西。宿麦从一开始就生长在水中,不曾接触过农田。只不过这水中加了各种化肥而已。”嬴政微微一笑:“如此说来,今年宿麦丰收,不是因为提前耗尽了肥力?”李水说道:“自然不是。”淳于越皱着眉头说到:“或许是有人将宿麦从农田中拔了出来,又将根须清洗干净,塞进了瓶子里,谎称它一直生长在这里。”李水幽幽的说道:“淳于博士能将这一团根须塞进去吗?”淳于越一时有些语塞。这宿麦的根须有一大团,而玻璃瓶开口极小。如果强塞进去的话,倒也能够做到,但是那样一定会碰断根须。可是这瓶中的宿麦,根须却十分完整,看起来像是一直生长在这里的。乌交又拿出来了一摞照片,说道:“这是宿麦生长过程中拍下来的。”李水展示了一番,群臣无话可说了。因为照片中详细的记录了宿麦从一开始的幼苗,长到如今这般大的全过程。赵腾幽幽的说道:“如此说来,庄稼生长,完全靠的是肥力了?”李水摇了摇头:“并不是。”“相里竹还做了一个实验。将庄稼分成两批。一批在室外,一批在不见日光的室内。这两批庄稼,都没有用肥料。”“在室内者,很快就枯死了。而在室外者,长势很好。”“随后相里竹又称量了庄稼、泥土。最后发现,庄稼重了三斤,泥土轻了几两而已。”朝臣们面面相觑:“那多出来的重量,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李水说道:“诸位别忘了,有些不见太阳的庄稼,已经死了。我们有理由推测,日光之中,富含能量。这些庄稼吸收了日光的能量,因此长大了。至于肥料,是辅助作用。”,!众人恍然大悟。淳于越捋着胡须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何为道?便是这阴阳二气了。阴阳二气,可以滋生天地万物。古圣先贤,诚不欺我啊。”李水:“……”特么的古圣先贤又知道了?李水干咳了一声,向嬴政说道:“如此一来,诸位大人的担心,实在是大可不必了。”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然而,王绾说道:“还有一件事,令臣忐忑不安。”嬴政问道:“何事?”王绾说道:“农田中用了化肥,产量增加了十二倍。这想必已经到极限了。”李水幽幽的说道:“那可未必,若能找到良种,产量还能增加。”王绾说:“然而,终究是有极限的吧?”李水纳闷的问:“怎么?”王绾又说:“即便粮食的产量可以增加。那江河中的水是有限的吧?大秦国土上的平地是有限的,树木是有限的。”李水无语的说:“丞相到底想说什么?”王绾忧心忡忡的说道:“如今百姓们不用担心饿肚子。可以想见,他们会肆意繁育后代。”嬴政皱了皱眉头:“人口滋生,那不是好事吗?”在秦代,人口增长,确实是好事,简直是大大的好事。人口多了,代表国力的增强,兵源充足,劳动力增加,社会繁荣。有很长一段时间,人口的多寡,是盛世与否的一大标志。因此嬴政有此一问,也就不足为奇了。王绾说道:“在一两百年内,人口增加,自然是好事。然而我大秦要传之万代,人口的增加,就未必是好事了。”“臣粗略的计算了一番。百姓从成年至四十五岁,平均可产十余子。”“这十余子,在二十年内,又产十余子。”“除去年迈者、早夭者、病死者。人口每十年可增长一倍。”“不出百年,大秦人口将以亿计。而且一旦过亿,增长更快。或许十年,将以百亿计。”“到那时候,取江河之水,不足为饮。罄天下之木,不足为薪。人满为患,摩肩接踵,恐怕无立锥之地。”朝臣们都连连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嬴政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王绾说道:“滋生人丁,如同骏马疾驰。已经跑到悬崖边上,再勒马就来不及了。应当早作决断,让它缓步慢行,徐徐前进。”“因此,臣建议陛下,从现在开始,便下一道命令。每一对夫妻,至多生育四个子女。”“如此一来,人口增长不至于过快。随着人口越来越多,还可以继续下诏令。命百姓至多生三胎、两胎,乃至于一胎。”李水有点无语的看着王绾:这……这思想挺前卫啊。嬴政总觉得王绾的想法有点匪夷所思,但是仔细想想,又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于是他看向李水:“槐谷子,你以为如何?”李水说道:“臣想问丞相大人,可知道百姓为何拼命地生孩子?”丞相微微一愣,然后说道:“子女众多,在宗族之中,便可以理直气壮,不受人欺侮了。”李水微微一笑:“既然如此,我们申明法令,严格执法便可以了。使强者不敢欺凌人,弱者不至于受辱。如此一来,百姓还会拼命生产吗?”“生下孩子来,便是一张嘴,养活起来,并不容易。如果百姓不受欺负,人口暴增的趋势,立刻可以缓解,何须陛下下令,禁止百姓生育?”“若陛下当真下了这道命令,恐怕百姓们才会怨声载道吧?”王绾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淳于越淡淡的说道:“谪仙有所不知。人这一生当中,最危险的不是老年,而是幼年。”“人在幼年之时,头脑一片混沌。不能行走,不能言语。是渴是饿,全凭父母猜测,而且极易染病,一旦染病,又极难治好。”“因此幼儿早夭,比比皆是。不长到十几岁,谁知道他可以成年呢?”“百姓喜欢生育,只是因为子女死亡的太多了,若不多生几个,或许一个长大成人的都没有。”李水好奇的说道:“既然如此,丞相大人建议陛下下令,每户最多生四个。那不是强迫有些人断绝香火吗?”淳于越:“……”王绾:“……”冯去力忽然噗嗤一声,笑了。他和王绾是对手,看见王绾吃瘪,自然开心不已。王绾眉头紧皱,问李水:“那谪仙以为如何?”李水说道:“既然百姓们因为担心孩子养不活,这才大肆生养。那我们为何不研究一下,如何让幼儿活下来呢?”“如今商君别院,已经在开发新药了,疮疽之疾,已经攻克。其他的疾病,也在陆续的找出对应的病菌,然后实验新药。”“诸位恐怕还不知道,以前一些无法治愈的绝症,都已经在商君别院攻克了。”“不出十年,新生儿的死亡率,将降到不足现在的一成。”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王绾无话可说了。李斯终于开口了。他幽幽的说道:“既然如此,那情况就更加危险了。”“新生儿都能活下来,而孩子能活下来,就可以在宗族中有更大的势力。即便有法令保障百姓,也总有一些人,:()我在秦朝当神棍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