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150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第2页)

或许有人会问了,有句诗大家都听过,“琴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按照这句诗来说,那瑟应该是只有二十五根弦的,断了之后才变成了五十根弦。

可为什么在辛弃疾的词里,就将瑟写成了“五十根弦”呢?

原因嘛也很简单,因为最开始的瑟,就是五十根弦的。

《汉书·郊祀志》和《史记·封禅书》中都有记载,“太帝命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这句话的意思是,太帝听素女用五十弦的瑟,奏出来的曲子太过悲伤,就禁止使用五十弦的瑟演奏,所以素女就把五十弦的瑟,一分为二,只使用二十五弦的瑟,后来的瑟,也就都变成二十五弦了。

因此,辛弃疾借用“五十弦”来代指,完全没毛病。

再说到瑟和筝的关系,唐代赵磷在“因话录”中记载,“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

宋代的“集韵”也支持这种观点:“秦俗薄恶,父子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

还有倭国的“乐道类集”中也是说,“秦有婉无义者。以一瑟传二女,二女争引破,终为二器,故号筝。”

反正不管怎么说,是兄弟相争也好,还是父子相争也罢,亦或许姊妹分争,总之瑟和筝,都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乐器。

也就是说,“五十弦”的瑟,一分为二,变成“二十五弦”的瑟。

“二十五弦”的瑟,再一分为二,变成了筝。

筝在汉晋时期为十二弦,(魏·阮璃“等筝赋”弦有十二),在隋唐,增加到了十三弦,(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到了明清,筝又增加到了十五弦,清末民初,又增加到了现在的十六弦,建国后再次增加到了二十一弦,并成为主流,延续至今,……

期间也有搞出十八弦、二十三弦、二十五弦来的,——春秋墓中,也出土过十三弦的筝,马王堆中出土过二十三弦的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知识小讲堂到此结束,下课!

军队中的歌舞跟社会上的自然是不同的,处处充满着刚劲有力的感觉,玩儿嗨了之后,一群精力旺盛的汉子,扯着嗓子开始拉歌。

“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从无到有靠谁人,……”

一首首铿锵有力的“进行曲”,从现场官兵的口中,以嘶喊的方式唱出来,唐伟东一边跟麾下的将校们谈笑风生,一边饶有兴致的听着。

可听着听着,他就感觉有点不太对味了,虽说都是“一奶同胞”的孩子,可现在毕竟已经出来单过了,南唐的军队也是独立成军,不是啥花家派过来的驻军。

但听现在南唐军队里传唱的歌曲,咋像是原封不动的,直接把花家的军歌拿过来用了呢。

不是说不能“为我所用”,可你倒是改一改啊,好家伙,连个标点符号都不带换的,甚至连“八一军旗红”和“伟大的CPC”都直接唱出来了,就好像生怕其他人不知道,南唐的军队跟花家的关系似的。

想唱你私底下自己唱唱也就得了,像这么堂而皇之的唱出来,落在美西方势力的眼里,他们会怎么看南唐?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啊?

因此,唐伟东脸上笑容不变,仿佛像是好奇般的、不动声色的问六师长道:“老六,弟兄们唱的这些歌,我咋都听着这么耳熟呢?”

热门小说推荐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绝品风流狂医

绝品风流狂医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