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明万历二十一年,日本文禄二年,正月初七。
雪早已止了,而凛冽的北风依然呼啸不停。朝阳已从东边升起,映红了牡丹峰下三千僧兵和三千明军红彤彤的面庞。
平壤城北面的城墙上,站着不少倭军头目,正倚在城头、探着脑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城外的一举一动。而更多的倭军士卒,正身着单薄的衣甲,一边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边围拢在城头升起的大量火把周围,伸出冻得发红的双手,借以取暖。不过,只要稍一暖和过来,也忙不迭地凑到矮墙处,探头探脑地张望着外面即将进攻牡丹峰的大明朝鲜联军的动向。
尽管战争经验丰富的城内倭军已经基本确定,明军应该暂无直接攻城的打算,而是打算先攻取城外制高点——牡丹峰,城内的倭军一样是无比紧张地注视着城北这支已经列阵完毕、准备强攻牡丹峰的明朝联军。
望着城墙上那些抱着胳膊、冻得直哆嗦的倭军士卒,唐卫轩心中深感庆幸:看来,李如松料想的还真的不错,倭军的确缺少冬装。最多只能靠抢掠,供给给倭军中的头目、精锐。而普通士卒,大多还只能靠着去年夏季登陆朝鲜时的衣甲,再裹上些布条,借以保暖。虽说这个情报很可能是锦衣卫的死对头——东厂所探得的,但无论如何,明军毕竟及时获得了这个重要情况,不仅识破了小西行长借停战以筹备来年战事的险恶用心,更打了倭军一个措手不及。
同时,与城墙上观战的众倭军相对地,在六千大明和朝鲜僧兵联军的身后,也立着不少轮值休息的明军将士,前来观看这平壤城攻坚的前哨战。因为个个身着朝廷配发的厚制棉甲,大多数明军将士并不感到有多寒冷。但是每个人也是如同倭军士卒一样的神情,满脸肃穆,缄口不语,只是紧紧盯着前方即将展开的战斗。
朝阳下,敌我双方似乎都已屏住了呼吸,静静等待着正式交锋的那一刻到来。
相比于城墙上和阵后观战的敌我将士,吴惟忠所部三千明军倒是无比的镇静。队伍列好军阵之后,一直是鸦雀无声地在原地待命。无论寒风多么强劲,整支军阵就如山峰般纹丝不动。
这一幕不禁引得城墙上的倭军指指点点,不少从未目睹当年戚家军战场表现的明军将士,也在阵后啧啧称奇。论勇猛,吴惟忠所部这些来自南方的明军恐怕并不突出,但若论军纪,从这稳如泰山、坚如磐石的军阵上,就能一窥当年戚继光领军南征北战的风姿。
唐卫轩带着所部二十余人,紧紧贴在吴惟忠的阵后,引马立在一方小高地上,刚好可以放眼目睹整个战场。望着吴惟忠所部的阵势,唐卫轩不禁也是颇有感慨:令行禁止,向来是历代兵家所推崇的带兵要诀。下令进攻,纵使刀山火海也要冲上去;得令撤退,就是金山银山,也要撒手而返。只是,古往今来,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又能有几支军队呢?
转头看看自己的众手下,虽说这些年轻人没有经过太多的严格训练,但是作为天子亲军,二十来号人还不如人家三千人排出的队伍整齐,作为上级的唐卫轩不禁有些脸红。更不要说这些年轻的锦衣卫们为了看清战场状况,一个个伸长脖子,又不由自主地各自往前带了带坐骑,使得原本就不太整齐的阵型更是七零八落,阵中擦鼻涕、挠脸、扶头盔的小动作更是此起彼伏、未曾断绝……
虽经唐卫轩的喝令有所注意,但是和三千手握兵刃,一动不动摆好作战准备姿势,甚至连眼皮都快停住不眨、犹如三千座石头雕的兵俑一般的吴惟忠所部相比,还是差了太远太远……
再往前看,便是惟政和处英二人所率领的三千僧兵。因为牡丹峰山脚下的地势并非十分的开阔,一次最多容三千人同时列阵,因此僧兵们只出动了三千人。大多手握朴刀,怒目圆瞪,狠狠地盯着牡丹峰,手中的朴刀刀峰在和煦的朝阳映照下,反倒是射出阵阵刺骨的寒光。
这手握大刀,严阵以待的架势,实在让人难以联想到吃斋礼佛、戒杀戮的僧人,反倒更像是一个个义愤填膺的游侠,准备血洗敌巢,报仇雪恨。
要说僧兵们摆的阵势,离着吴惟忠所部三千明军还差得不少,但是,那股不可抑制的强烈复仇冲动,与时刻准备挥舞大刀、神挡杀神、佛挡屠佛的凶猛气势,倒也着实令人不敢小觑。
唯一看不清情况的,乃是牡丹峰上的倭军动向。密林中似有似无地隐蔽着众多的敌军,却看不太清楚究竟布防如何。只见那山脚处有一条山路,从山口拾级而上,便可直通峰顶。
但是,山路上不断有层层叠叠的木栅栏所阻挡。在那些木栏之后,一个个黑洞洞的铁炮枪口正在默默地对准山口处,令人不寒而栗。
眼看辰时已近,进攻即将开始,夏衍所部却还未曾出现。昨日与夏衍商定好了,要在这牡丹峰下集合。真不知道这个夏衍到底在搞什么鬼!
唐卫轩有些焦急地又向身后来助阵的众明军方向望去,心想会不会是夏衍所部被挡住了道路,一时上不来。
但是找了半天,也没见夏衍的踪影。前来观战的众明军也很自觉地闪出了明军大营通往此处的大道,以备传令兵和后续部队随时往返于战场和军营之间。
立在高坡上的倒是还有几个明军将领,唐卫轩搭手望了望,似乎是张世爵、杨元两位副将,两个人正朝着七星门外的空地比划着,一边比划,一边还借助一旁侍卫递上来的地图商量着什么。看来,二人是在为明日的主攻来实地仔细观看一下,在大战之前最后一次调整排兵布阵的具体细节。
想必,其他大明、朝鲜众将也在明天各自负责进攻的城门前,进行着类似的最后准备工作吧。那……李如松呢?
唐卫轩忽然非常好奇,按理说,这牡丹峰对于夺取平壤至关重要,又是大军入朝后的第一战。李如松没有理由不来督战的。只是,自始至终,就如同夏衍一样,压根儿没能找到李如松的影子。
唐卫轩还在四处寻觅的片刻间,辰时已至。双方争夺牡丹峰的大战一触即发!
而明军军阵前面的僧兵们也开始在惟政和处英的带领下,暂时平放了刀枪,一个个挺身闭目、双手合十,竟齐声念起了佛经。
空旷的牡丹峰山脚下,三千人一同诵经之声,顿时传遍了整个战场,甚至完全罩住了即将迎来一场血雨腥风的平壤城。这让剑拔弩张、令人屏息的战场,又多了几分肃穆。
唐卫轩不太懂惟政和处英他们念的是什么佛经,只觉得大概是临战前求佛祖保佑的经文,或者佛家开杀戒前所念的佛咒。本以为这只是僧兵们作战前的独有的例行准备,却忽然听到身旁一个年轻的锦衣卫居然也双手合十,跟着一起念起咒来……
因为此人就在唐卫轩身旁,所以听得倒是颇为清楚,只听其口中不停地念念有词道:
“……闻念佛顶大明王,还得具足声闻戒。若人杀害怨家众,常行十恶罪无边。暂闻灌顶不思议,恒沙罪障皆消灭……”
唐卫轩对佛经没有太多了解,也不太感兴趣。只是转头留意身侧的这名诵经的锦衣卫校尉时,也随之注意到,在不远处的平壤城城墙上,似乎也跟着传来一阵诵经声。抬头眺望,只见平壤城北城的城墙上,居然也有不少倭军士卒将兵刃暂时靠在怀里,双手合十,也跟着一同诵起经来,其中,甚至还有一个身着僧袍之人!
看那身形,似曾相识。唐卫轩忽然记起,八成那就是议和时曾见过的倭国僧人——景辙玄苏吧。
嗯,既然景辙玄苏也来了,那小西行长——?再仔细望了望,似乎的确有一极似小西行长的倭将,被众倭兵倭将簇拥着。在其一旁,还有个紫色的身影……
桂月香?!唐卫轩瞪大了双眼,远远望去,那人的身影真的和桂月香极其相似!难道……一片诵经声中,唐卫轩不禁恍惚,仿佛桂月香真的已经死而复生,正立在城头。一道春风化雨般的目光,好像正从那个紫色身影处传来,紧紧盯着自己……
“同获涅槃寂灭乐——!!”
身旁那个诵经的年轻锦衣卫猛地一声吼,又将唐卫轩瞬间拽回了战场。
只见前方的那些朝鲜僧兵也已经再次举起了各自的兵刃,齐声吼着:“同获涅槃寂灭乐——!!”
连呼三遍后,整个军阵随即如一片灰色的巨浪,咆哮着汹涌拍向牡丹峰山口!
“阿弥陀佛。”身旁的这个锦衣卫手下似乎笃信佛教,甚至极可能是个俗家弟子。眼见血光将至,也忍不住念了这样一句。
是啊,唐卫轩望着已经奋不顾身冲向牡丹峰山口的三千僧兵,也不禁慨然道,看来,今日这杀戒一开,必定是血流成河了!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官场是什么?官场是权力的游戏。官场远比江湖更为险恶。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跨过去那就是海阔任潮涌风劲好扬帆!官场的规矩是什么?正确就是官场的最大规矩!重活一世。刘项东洞悉一切。他不仅能正确,还会一直正确下去!重生是风自身为鹏大鹏一日同风起,这辈子,我刘项东要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