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你支持南迁?那为何张缙彦意图弑君,你没有站出来?!你作为堂堂内阁首辅,文官第一人,竟坐视奸贼威胁朕,可见你内心是并无朕!也想让朕葬身在京师!”
朱由检朝魏藻德冷冷一笑说了起来,他才不会放过这个后来投降李自成的奸臣。
魏藻德一时害怕极了,继续磕着头:“陛下饶命啊!臣知罪!臣知罪!臣真的知罪啊!”
朱由检懒得理会他,直接就宣布了退朝。
……
而接下来,周遇吉、蒋德璟、张凤翔、李国祯、王承恩、吴孟明六人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南迁之事也因此正式开始提上日程。
接下来,朱由检先让周遇吉带一千精兵突袭了京营现在唯一的三千禁军,将这三千禁军缴了械。
这三千禁军本身就以老弱病残为主,而不是什么精兵,而且其领兵大将熊通已被杀掉,也群龙无首,再加上都没什么准备,因而也就很顺利地被周遇吉所部缴械。
然后,成国公朱纯臣和张缙彦的家丁自然是被全部处死。
剩下的禁军则自行解散。
朱由检没打算留用这些老兵油子,这些人打仗怕死还纪律散漫,何况早已沦为了豪门大户的杂役,根本就没什么打仗经验,甚至连火器也不会操作,留着只会败坏军纪。
朱由检觉得自己将来要练兵只能重新招募青壮流民,重新训练。
不过,就在朱由检下达南迁诏书后没多久,王承恩就突然跑了来:“陛下,前阁老范景文求见陛下,以求陛下不要南迁。”
“范景文?”
朱由检知道此人,因为《明季北略》里记载的很清楚,这位后来在崇祯十七年二月被重新启用为内阁大学士的阁老最后全家二十多口为大明殉节而死,他自己更是绝食而死,但朱由检没想到这算是忠臣的范景文居然会阻止自己南迁。
但朱由检突然也有了主意,立即让王承恩宣见范景文。
范景文一来就跪在了朱由检面前:“陛下,如今闯贼不过乱于陕西,京师无虞,应固守,弃而南迁是非良策啊,臣请陛下勿要南迁啊!不然,陛下这是要置北境子民、祖宗陵寝于何地?”
朱由检拉下脸来,问道:“范景文你不怕死吗?”
“若能让陛下改变主意,臣宁愿一死。”
范景文说道。
“孙传庭已经战死,朕最后的一支精锐劲旅被全歼,你让朕拿什么守京师,他闯贼虽现还在陕西,但他若要来攻打京城,爱卿认为沿途各关有几人能守住?难道爱卿真欲置朕于险地,将来帝亡于京,而使得天下勤王者无王可勤,以致天下大乱吗?还是你也投了闯贼,有意要逼朕留此危境,等闯贼来割朕头颅,如此便可轻易亡我大明基业?!”
朱由检说着就质问起范景文起来。
“陛下!臣……”
范景文一时语塞,他不得不承认的确如朱由检所言,孙传庭一死,皇帝陛下已无任何家当,守在北京只是等死。
但范景文还是建议道:“陛下可令太子去南京监国,而陛下固守京师,臣愿为陛下重新募集兵马。”
“太子年幼,若朕殒命于京师,他如何独撑危局?国库已无存银,而内库不过七万两,哪有余钱练兵,何况已来不及,南迁之事,朕意已决,爱卿不必再劝,爱卿既不愿朕弃京师,朕有意托付爱卿替朕守北境之地,留守京师,爱卿可愿意?”
朱由检说着就问了一句,他见范景文就是想在大明留下一位靠得住的大学士,这样也好为自己南下重整兵马争取更多的时间,不然,自己如果真的拍屁股走人,不留个有地位的人在这里坐镇,也的确会使得整个北方陷落的更快。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